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七章 势在必行要买地(2 / 2)


什么叶嬷嬷、涣娘,还有那些个厨娘,全都不见了踪影。

“娘亲也不清楚,只知道叶嬷嬷去了趟荣大爷的屋里,没多会儿出来之后,便带着所有人都出去了。”安氏摇摇头,也是一脸的不解。

“那涣娘呢?涣娘也跟着她们去了?”谭云又急急问道。

要说叶嬷嬷和那些厨娘都被荣弘启给吩咐出去了,倒也说得过去,可涣娘不过是个神智不是很清楚的,她跟着去能干干什么呢?

“涣娘?你是说那个力气很大,但是似乎有些不太清楚的厨娘吗?”安氏忍不住开口问道。

她不认识涣娘,不过似乎听叶嬷嬷喊过这个名字。

谭云点头。

安氏想了想,这才应道:“说来也奇怪,叶嬷嬷她们离开后不久,那个涣娘便也消失了,这会儿也没见她回来呢!”

两伙人一前一后消失,这事,还真不是一般的奇怪啊!

不过现在已经考虑不了那么多了,就算荣弘启不让做饭,她自己也要琢磨着做点什么才行。

早上吃的那点糕点,这会儿早就已经都消化没了。

安氏对大厨房不熟悉,所以负责生火,而谭云之前已经来过很多次了,所以负责掌勺。

一篮子的野猪肉被摆在了案子上,叶嬷嬷早上就说过,今儿要吃它们,所以谭云也没客气,直接选了两块出来,拜托安氏切了。

而她自己则是又选了些青菜出来,摘洗之后,又交给安氏切好。

一切准备就绪,下面要做的便是下锅炒菜。

这顿饭对于整个谭家来说,绝对是既幸福又难熬的。

能陪堂堂将军府的五少爷一起用餐,这绝对是别人八辈子也求不来的福气。

可也因为这样,所以他们的心里才会格外的忐忑。

等着中午用了饭,安氏和谭云也将碗筷都洗刷干净了,叶嬷嬷她们仍未回来。

只是这期间涣娘回过来一次,背上背着干柴,放下之后,不等谭云开口询问,便又离开了。

如此一来,谭云只当她是去砍柴了,并未多做他想。

等下下午的时候,青儿醒来,如此一来,这荣弘启便有了人在一旁伺候。

谭云一家也在这个时候提出了离开。

“怎的,爷的酒楼就这般不堪,还留不住你一家五口了?”荣弘启一听谭云说要离开,眼皮当即一挑,显得很不痛快。

“荣五爷,您这酒楼虽好,可终究也是要开门营业的。谭云与爹娘弟妹将肉也送到地方了,该结算的银钱也都结算清楚,自然就要离开了。若是荣五爷没有别的吩咐,那民女一家便先行离开了。”

说着,也不等荣弘启点头,谭云便先退了出来。

而在门口一直候着的青儿见了谭云,点头笑了笑,又努了努嘴,示意谭云离开,谭云这才福了福身子退了下去。

兜里已经有了二十八两银子,再加上之前卖咸菜得来的那两百多文铜板,谭云瞬间变成了有钱人。

而这次来镇子里,目的就是装出一副从荣五爷那里回村子的样子,所以这表面上的功夫,却是要做得十足的。

从酒楼出来,谭云带着一家人先到了车马行,先是租了辆马车跟着,随后又到了成衣铺,选了五套适合自家人穿的衣服。

布料不要最好,但却比一般农家人穿的衣服要华丽许多。

衣帽鞋袜换了一遍之后,谭云也不忘给古婆婆带上一身,打包好的东西放在马车上。

下面要做的,便是购买新家需要的物件。

谭云之前已经询问过谭有昌,若是再起新房,所需的音量大概要二十两左右,可若是只是对土房进行修缮,那三五两的也就足够了。

如此一来,谭云决定先对土房进行修缮。

至于新房,要么不盖,若盖,必将要盖最好的。

一家五口,加上古婆婆的衣衫一共花了一两多的银子,因为谭云说话好听,再加上谭雨和谭月两个奶娃极懂规矩,所以成衣店的老板娘将不少废弃的布头都送给了谭云。

这些布头虽说要做新衣服是不大可能了,可要是用来做个头花、修补下衣服什么的,倒是很实用。

初次之外,家中从锅碗瓢盆再到米粮油面、油盐酱醋,绝对缺一不可。

反正也是租了马车了,而且谭云太特意租了马车行里最大的马车,若是这一次不多买点,那马车的钱还真就觉得亏了。

于是当谭有昌一家人到家的时候,这马车里面除了娘几个坐的地方之外,便满是买回来的东西了。

衣食住行,无一不缺,那叫一个齐全。

马车晃晃悠悠的进了月生村的村门口,门口却不见半个人。

看 ...

着时辰也到了晚饭的功夫,估计这会子人都回家吃饭了。

谭云一家也没多想,直接坐着马车到了古婆婆家。

这会儿古婆婆也在做晚饭,一见谭云一家都回来了,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在锅里加了水和米,又去后院摘了一把子菜,继续做着晚饭。

谭云一家合力将车上的东西都搬下来,又结清了马车的钱,这才算是松了口气。

古婆婆家大门口的两侧分别有两个不大的屋子,平日里都是空着的,前两天安氏待着没事,便那这两间屋子打扫了一番,这会儿正好用来当摆放东西的仓库。

等着一家人终于把所有的东西都归置到了其中的一件仓库之后,古婆婆的晚饭也就做好了。

对于镇里发生的事,古婆婆一个字都没提,反倒是询问了几句关于新房的问题。

听到谭有昌说先修缮土房,等着再攒些钱了,再建更好的房子之后,古婆婆便没再言语。

一夜无话。

谭云只当古婆婆是因为不与她一起住了,所以心情不好才不说话,可当第二天早上,她跟着谭有昌去看自家原来的土房之后,才算明白古婆婆前一天晚上的沉默到底代表了什么。

这才一大早,谭云家原来的土房处便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只是这热闹的景象却和谭云一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只见谭家的其他几个兄弟此时正热火朝天的将原本还立在土地上的土房一一砍塌,而院子前后原本种着的菜园子也都被掀了个底朝天。

如此一来,谭有昌火了。

“大哥、二哥、三哥、四哥,你们这是要干啥?”

听到谭有昌的声音,谭家的那四兄弟皆是抬头看了谭有昌一眼,然后唯有谭有金回道:“原来是谭有昌啊!”

这种称呼听得谭有昌心里一震,素来哥哥们对自己的称呼都是谭老五、有昌,或者是五弟,可从来都没有如此直呼大名的时候。

果然,谭有金下面的话让谭有昌确定了自己心里的疑惑。

“唉,你说你,也真够狠心的,就这么不要了爹娘。本来我们想着,就算你不要爹娘,我们兄弟们也是不能不要你这个五弟的。可是这既然都不是一个谭家的了,我们再好心,到别人的耳朵里也得传成是假好心。所以啊,哥几个商量过了,既然你都已经脱离了谭家,那么谭家原本的一切,也就都得收回来才行。要不然这知道的是我们老谭家心善,不知道的还都当我们是好欺负的。”

谭有金说话的时候一脸的痛惜,似乎对失去谭有昌这个五弟有着很痛苦的感受一般。

可谭云还是看见了谭有金翘起的嘴角,甚至是其他哥几个一脸洋洋得意的样子。

谭有昌不傻,也不瞎,自然也是看见了,一时间,他的心口疼得厉害。

“谭家老大,你这话说得不对。早在我从谭家脱离之前,这家便已经分了,你们现在刨的土房,那都是我谭有昌的家产,你们凭什么恣意破坏?你们赶紧离开,否则我叫来了村长,到时候大家都不好看!”

对于和自己已经称兄道弟二十多年的兄长们,谭有昌还是无法彻底的硬气起来。

“哎呦,我倒是要看看怎么个不好看法。”这时候,谭有昌和谭云的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尖锐的女子声音。

即便不回头,谭云也猜到了对方的身份,除了老三的媳妇儿沈氏之外,就没人再能发出这么让人浑身不爽的声音了。

只见沈氏依旧穿着那套油光可鉴的裙子,手里则是拎着两个坛子,一步一晃屁股的朝着土房干活的那四个男人走去,“大哥、二哥、四弟,当家的,来,喝口水,喝了水凉快一下再继续干!”

说罢,沈氏回头看向谭有昌和谭云,两只手掐着腰,像极了一个大肚水壶,“我说,谭有昌,你咋就能这么不要脸呢?这地是我们老谭家的,这房子,也是我们老谭家的,你凭啥还说是你的家产?”

沈氏顿了顿,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接着又说道:“哦,对了,还有你家的那四亩下等田,告诉你,那也是我们老谭家的土地。既然你都不是我们老谭家的人了,那田地我们自然是要收回来的。所以啊,以后你,还有你家那个不要脸的谭安氏,外加那三个小混蛋,都少碰我们家的地。要是被我们发现你们碰了我们家的地,老娘可不管你们手里有圣旨还是什么的,一律照打不误!老娘我可是问清楚了,那天子犯罪,可是与庶民同罪,你们只不过是有个圣旨在手里,要真是抢占了别人家的土地,那一样是要吃官司的!”

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谭云第一次如此真实的感受到这句话的真实性。

这才几天的功夫,这沈氏竟然都会说与庶民同罪了,可见这几天谭家老宅可是没少做对付自家的准备。

一旁的谭有昌一脸通红,显然是被沈氏的话气坏了。

而这会儿功夫谭家的那四兄弟,更是一人手里一个水碗,随意的坐在地上,像看戏似的看着谭有昌的热闹。

如此一来,谭有昌的脸色便更加的难看。

在一旁的谭云这会儿也看明白了,谭家老宅的人是铁了心的不让自家人活下去。

收了地,毁了房子,还找了这么一套说法,明摆着是备足了不让他们一家好过的架势。

嘴角升腾起一抹冷笑,谭云拽了拽谭有昌的手,“爹,咱们走!他们要回他们的地,那便要就是了,我们再另外买地,重新盖房子种地,饿不死的。”

谭云的这番话说得声音并不大,却足以让沈氏听见。

只见沈氏的脸色一滞,动了动嘴刚要说些什么,谭云却一个用力,拉着谭有昌就往回走,完全不给沈氏开口的机会。

谭有昌这时候已经被气得有些迷糊,说,说不过沈氏,打,他都下不去手,所以只能由着谭云拉着自己往古婆婆家走。

直到回到古婆婆家的院子里,谭有昌才哇的一声,生生的吐了一口血,然后整个人都晕了过去。

这可把其他人吓得够呛。

古婆婆和安氏赶忙拖着谭有昌进屋,而谭云则是疯了一般跑出去去找郎中。

等着郎中赶来的时候,谭有昌已经被安置在了炕上,这会儿安氏正用手巾蘸了水,仔细的给他擦脸。

“有昌这是气火攻心才晕过去的。我先开几副药,稳固了心脉,剩下的,就只能看他自己了。”郎中无奈的摇摇头,对于这种情况,其实他早就想到了。

老谭家对谭有昌一家做的事,这几天早在村子里面传开,别说是像他这种见过世面的人了,就算是村子里的幼童,也都对谭家老宅做的事很是不耻。

可不耻又能怎么样?

毕竟那是老谭家的家事,别人可以看不惯,却不能插手。

“郎中,您说的看我爹自己,是什么意思?”谭云心中一惊,听出了郎中话里的潜台词。

郎中再次摇了摇头,“你爹这是心事所致,若是想要 ...

彻底好起来,还需解开心中的疙瘩才行啊!”

心事?

谭云想了想,轻轻点了点头,接过郎中手中的药方,便亲自送郎中出了门。

“郎中大伯,您可知道咱们村子还有没有没人认领的土地要出卖的?我家要买地。”

对于谭有昌的心事,无非最大的就是两点。

一个是谭家老宅的冷酷无情,一个便是土地。

对于谭家老宅的无情,谭云相信时间总会慢慢让谭有昌愈合,可土地这件事,却是等不了的。

买地,势在必行。

“这个,我倒是不太清楚,不过丫头,你可以去问问村长,咱们村子里的土地归属,在他那儿都有详细的记载。就算咱们村子没有合适的土地出卖了,你让他帮你打听打听,也比自己自己到处瞎问强得多。”

谭云谢过郎中,又将诊费结算了,这才与郎中道别。

谭有昌这一昏迷,直到傍晚才醒。

喝了一直温着的药,谭有昌的气色似乎好了些。

趁着安氏和古婆婆在做饭的功夫,谭云拉着谭有昌的手提到了买地的事。

“爹,咱们现在手里还有些闲钱,要不咱们先买地!不管多少,先把地种上,只要咱们精心伺候着点,等深秋了,还是能成熟一批的,你说呢?”

谭有昌靠着枕头半倚在炕头的墙上,听了谭云的话,眼皮动了动,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村子里,现在怕是已经没有合适的土地出卖了。”

对于这个,谭云倒是不介意,这种田的庄稼地可不是天生就有的,还不都是人们开荒开出来,然后才慢慢被分成三六九等?

再说了,她现在也不是一定要一下子买很多好地来种田,她只是想借着买地种地的事来分散一下谭有昌的精力。

生病不可怕,医药可医,可若是连心都跟着病倒了,那才是大大的不好。

“爹,只要有地在手里,管他好坏,咱们就是有根的人。这件事你就先担心了,这两天你安心在床上养病,我去找村长大伯帮我联系买地的事。等着地买下来了,你的身体也好些了,咱们家就开始忙着种地。你说咋样?”

谭云大有一种凡事有我的架势,这倒是让谭有昌的心里很是高兴。

细想一下谭云的话,谭有昌觉得自己若是就这样倒下去了,不仅对不起自己闺女的如此一番好意,更加是断了自己媳妇儿和孩子们的活路。

既然谭云这么一个丫头都能如此坚强,那么自己一个大老爷们,又有什么脸面继续躺下去?

“丫头,买地这是大事。等会儿你去把村长大叔请过来,爹和他亲自说买地的事。”

看着谭有昌的脸色似乎又好了些,精气神也比刚刚强多了,谭云的心里也终于松了口气。

狠狠的点头之后,这爷俩总算是一起露出了笑容。

什么都失去了,也别失去希望,只要有希望,一切就都能好起来!

------题外话------

醉醉发现:没有懒觉可以睡,但是却能安心码字的周末上午,绝对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