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武昭入宫,稚奴遇险三(1 / 2)

武昭入宫,稚奴遇险三

以下是啃书小说网KenShu.CC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

“哦说来听听。”太宗依然眼也不睁,道。

“回主上,女武氏,名昭,字如意,年十四,应国公武士彟次女。”王德念道。

太宗嘴里只把武昭的名字反反复复念了两遍,才闭着眼睛道:“武士彟朕记得,他也是已然不在了。”

“正是然其子武元庆受嗣,按理,便不得国公号,也当是个五品以上的封职。只是现下应国公孝期未满,依律,受嗣也得等孝期满方可。”

太宗依然闭着眼道:“哼他孝期未满,便急着将妹妹送上宫里来吗也太心急了点儿吧朕可是听说,这个武昭曾经被他求了多家却终不成礼的。王德,你可听说过这些事”

王德虽然听过,却不知如何说起,遂看了看德安。

德安见状,遂自上前道:“主上,王公公镇日伺候主上,这些外事,只怕也是所知不详。不过德安倒是因为替王爷办事时,见过几次那些曾与这武家议亲的官员家人,知道一些内情。”

“说说吧”

“是,前些日子德安受了王爷命,去将宫里新配的朱粉送与国舅公夫人时,正好碰上刘洎刘大人的夫人与国舅公夫人作闺阁会。听那刘夫人说,武氏的婚事,其兄长曾向刘大人府上提过,欲适与刘府二公子弘业。然刘大人与夫人一鄙其家世不贵,二者,也鄙其生母杨氏轻薄,所以竟是生生拒了。”

“杨氏可是那号玉牡丹子,又成天拿着前朝炀帝后那句话来张扬的杨氏”

“正是此妇。不过说起来,那武氏小娘子也是可怜人一个。”

“怎么说”

“德安曾听人说,这武氏小娘子早年曾随其母入宫,得先后夸奖,说她虽仅三龄稚子,却是才貌殊绝,又爱文史,将来可是个必然要为贵氏妻的好孩子。”

太宗忽然睁开眼,饶有兴趣地看着德安:“这个武昭,曾经见过皇后”

王德见状,急忙也笑着上前道:“唉呀,奴真是老了,竟然浑不记得此女了。果然还是主上好记忆。这武氏女,可不是真的受过皇后娘娘的赏赐么当年皇后娘娘还很是喜爱她,抱了她在怀里,舍不得放手呢”

太宗回头,看了他一眼:“你也知道”

“奴倒是不知,”王德笑道:“不过这事儿呀,花尚宫早年曾经提起,还曾提起皇后娘娘说过这武氏女真是个好孩子,只可惜有个轻薄德行的母亲,又是那样的家庭,虽然有应国公这般正直父亲教导着,性子是最好的。可难免被那没见识的母亲日后当成了奇货可居呢

所以就心生怜悯,略施恩宠,哄得那杨氏请了先生来,好生教养此女。后来,那杨氏还曾经按不住性子,三两次来宫里,妄想着把这武氏小娘子送与高祖太上皇做个侍女呢当下便被皇后娘娘与燕妃娘娘好一通教训。这才断了念。”

太宗不语,又问德安道:“你方才话只说了一半儿,继续说。”

“是,奴在外行走时,确也闻得此女名满三州,都言说她才容当世难觅,且极孝其父,为人也是颇有贤名。只是可怜被家世与其母姐恶名给生生拖累了。

原本应国公也是欲将她适与一门好亲事的。可是因为门户之事,兼之其母轻薄之名,其姐悍妒之誉朝内皆知

故而许多人家的公子虽然素慕其名,倾其才情,却因家中长辈所限,只肯娶她为妾。应国公自是不肯。所以,这应国公才不得不在临终前,当了杨氏面嘱咐了女儿,可入宫侍奉主上。又说主上贤德,功臣之女但凡入宫,无一不受尽怜护。

可是这杨氏却在应国公去后,公然与人说先夫应国公虽有国公封号,却终究只不过是个商贩起身,女儿入了宫没有好家世,最多也只不过是个采女罢了。不若适与贵家为妾为继,还算得上是荣光一世。所以便不肯让女儿入宫,寻了太原崔家,欲将好好的女儿适与官居侍郎的崔家大人做小妾。”

太宗冷笑:“这杨氏妇之名,朕倒也是有所耳闻,想不到她竟势利至此。

那崔道常可是年过八十的人,论年辈做武氏的曾祖都绰绰有余

哼应国公乃开国功臣,当年先皇对他也是尊敬有加,更命朕要多多优抚

这些世家子,只不过都是一群仗着先辈功勋酒色度人的混小子罢了有何资格要功臣之后为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