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小娇媳第22节(1 / 2)





  “好。”沈婉枝拿了一个大盆放在地上,添了两瓢水。

  沈钰景把鱼倒进盆里,又洗了个手才往堂屋走过去。

  许成军在镇上政府工作,倒是见过沈建国一次,只是没想到这么快两家就能成儿女亲家了,虽然只是侄儿。

  这也算是一家人了。

  两人见面互相散了一只烟,也是熟人,说话十分自然。

  接着又介绍了陆云琛,沈钰景没想到自己妹夫看着比自己大。

  所以当陆云琛叫他哥的时候,陆云琛没觉得有什么,他跟着沈婉枝叫没有错。

  娶一个自己喜欢的姑娘,叫一声哥一点不亏。

  这可把沈钰景搞的尴尬了,“嗯”一声的时候脸颊上飘过一丝红晕。

  而且他也还没有陆云琛高,这一声哥怎么都怪怪的,不过他对妹夫还是有点满意的,长得俊,身材高大,是军人。

  配小妹可以的。

  此时沈家当事的人都算到齐了,秦美莲看了沈家的所有人,终于知道沈婉枝为什么那么讨人喜欢了,沈家的家风好啊,孩子们都被教育得好。

  而且她进院子也悄悄打量了沈家的院子,小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屋里摆设虽然不多,但清爽整洁,特别是沈建国,虽然是庄稼汉子,那通身都是文化人的气质,祝春柔也是温柔和善。

  一家人都和和善善,不是那种掐尖要强,又爱计较的性子。

  家教更是没话说,随便一个孩子出来让人挑不出不好。

  与这样的做儿女亲家,是福气,有这样的岳父岳母也是云琛的运气。

  两家人见面都是两家人互相打量考察,秦美莲对沈家满意,祝春柔对她们也是满意的。

  当然不能只在心里初见满意,该问的还是要问,该说的还是要说,毕竟这是两个孩子一辈子的幸福。

  所以寒暄几句之后,沈钰景去厨房帮妹妹的忙,秦美莲倒是率先开口了,“春柔,昨天两个孩子看了都是满满意意的,我们也不讲那些虚礼了,今天我们过来就是给两个孩子定日子,但在这之前我还是再介绍一下我们家里的情况。”

  秦美莲是老师,十分会说话,再加上她这个人本来就爱笑,说话语气柔柔的倒是让人很舒服。

  说完就开始介绍他们家的情况和陆云琛的情况,包括在北京城里哥嫂家的情况。

  祝春柔和沈建国知道陆云琛条件好,但听秦美莲这么细细道来,只觉得过于高了,再看看陆云琛的摸样,顿时冒出是她们家高攀了的想法。

  更何况女儿现在还有萧文韬这么纠缠着的情况下,别人竟然说不仅可以保护幺妹儿,连幺妹儿的家人都能护住。

  祝春柔还能说啥,陆云琛长得好看就算了,看着更是一身正气,懂礼数知进退。

  这样的家庭没有半点高傲,那身军装在他身上更是熠熠生辉。

  她一开始确实因为长相对陆云琛有些担心,但话又说回来,不是有一句说过吗,丑人多作怪,也不能以相貌定人品。

  那萧文韬长得跟个倭瓜似的,一天天全是些上不得门面的龌龊心思。

  其实说句良心话,萧文韬长相是不差,只是和陆云琛比不过。

  祝春柔因为带着滤镜,现在自然是看陆云琛哪里都好,萧文韬狗屎都不是。

  秦美莲说哥嫂家的情况,半点没炫耀更没有要用家世压沈家一头的意思。

  云琛的父亲是放牛娃出生,自己丈夫也没好多少,也就是赶上好时候,用命博了一份安稳。

  枝枝的事情她也是知道的,沈家没有半点隐瞒,她觉得人都是互相,而且马上就要结婚了,自然要让沈家安心,她们是护得住枝枝的。

  祝春柔也介绍了家里的情况,家庭成员,都简单带过,当然更多的是说沈婉枝的情况。

  秦美莲听说沈婉枝在镇上读的高中,还笑道,“哎呀可惜我是教小学的,要是一直留在高中,说不定还定早点认识枝枝。”

  刘奶奶在旁接了一句,“现在也不迟,以后要相处一辈子呢。”

  “是呢,哎哟春柔你好福气啊,四个女儿。”秦美莲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不贴心,女儿贴心得很,她就常抱怨应当把三个儿子换成女儿的。

  祝春柔说到女儿,也是眉眼弯着,“虽然别人可能都瞧不上我们生女儿多的,但我也不吹牛,我家姑娘一个赛一个的好,就是给儿子我也不换的。”她也不敢吹全村都羡慕她,毕竟现在幺妹儿的事情让人可看了不少笑话。

  “有啥瞧得上瞧不上的,春柔你就好好等着吧,以后全村都羡慕你呢。”那么多臭小子能干啥?除了能有个名声,个顶个的气人,真是不如姑娘。

  祝春柔笑笑,“羡慕不羡慕我倒是不在意,只要孩子们幸福我这个做妈的就满足啦。”

  “那肯定会的,别的我就不妄自评论,但我们家云琛肯定会对枝枝好,我们云琛也就是嘴上不像别人花里胡哨扫,那人品做事你们就放心把枝枝交给他,肯定不能让你们担心的。”

  陆云琛这时候也表态,会用一生好好照顾沈婉枝。

  祝春柔看着端正的人,说实话她是相信陆云琛的,有的人就是这样,明明初次了解,但就是让人放心。

  话说到了这会儿,秦美莲又说起了彩礼的问题,“春柔,我们虽然是叔叔婶婶,但侄儿的婚事我们也是能做主的,哥嫂也是让我们帮忙全权负责,彩礼这个你放心,三转一响肯定是少不了,还有婚礼前的离娘钱,咱们就按照县城最高的来三百块,你们看可以吗?”

  现在结婚三转一响肯定是最有排面的,但能拿出来的人少的很,且不说还要拿三百的离家钱,这说出去别说县城,省城能这样的人家都不一定挑的出两家来。

  其实说起来川城这边对彩礼并没有那么热衷,当然也不能说家家这样,但好些人家并不要求这些,只要自己女儿能当家做主,男方真心实意的对待自己的女儿,这些排面不排面都不讲究。

  所以祝春柔听罢,摆手道,“美莲,咱们是结儿女亲家,我家也不是卖女儿,两个孩子结婚,不是还要去西北吗?三转一响到时候还得给孩子们寄过去也不方便,离家钱就让云琛包个十二块的红包取一个好寓意。”

  “咱们做父母的,孩子过的好比什么都好,这些噱头我们家不在意的,往后两个人有了自己的小家,也要养孩子,这些东西也不便宜,钱就给两个孩子好好存着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祝春柔说完彩礼的话,又说到了嫁妆,“咱们娘家嫁妆,铺盖被面我也折成钱给枝枝带上,等到了那边让两人好好布置家里,你们觉得呢?”她自己养的女儿也是知道的,缝缝补补是一点不会,缝纫机纯属多余,自行车到了那头能不能骑还不知道。

  还不如把钱都省下来给孩子们,面子不面子的她们不看重,只要孩子们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