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4节(2 / 2)

  事实上,也确实没有惊动皇上,御膳房离御书房好一段距离,发出声响时,御书房连个声都没听到,倒把御膳房那帮人吓得魂都快丢了。

  本来有些人正在板凳上睡午觉,突然砰得一声,那人直接摔到地上,头上的帽子都摔下来了。

  “怎么了?这是?”

  有个御厨出来,冲大伙连连告罪,“没事,没事,是我给皇上做新鲜吃食。”

  其他人心有不满,“你整什么吃的,居然发出这么大响。”

  那御厨也无辜得很,“我不知道啊。这方子上就这么写的。”

  等吃食呈给皇上,已是半个时辰后的事情了。

  皇上看书累了,贴身太监黄章将吃食送上来,“皇上,御膳房将广德乡君呈上来的吃食做出来了。”

  皇上对李秀琴上回送的蛋糕是非常满意的,他这次对这米花糖也是相当期待,睁开眼便看到两盘点心。

  一盘是圆圆的,大米被放大了四五倍粘在一块的东西。

  一盘是方方正正,有小米,大米放大四五倍粘在一块的吃食。

  皇上颇有些惊奇,“居然将大米弄得这么大,这是泡了水吗?”

  从未下过厨的皇上,只知道加了水,东西会泡大。

  “不是,皇上,广德乡君还呈上了一个新式锅子,这大米就是用这锅子做出来的。”

  皇上了然,尝了一口,这米花糖甜中带脆,既有大米的清香,又有糖的蜜香,还有芝麻的醇香,三种香味混合在一起,造就独特的美味。

  官员们时常赞美御膳有多好吃,曾经他也是这么认为的,也不知是好东西吃多了,还是怎么的,他总觉得这些御厨做饭好吃是好吃,但是总觉得他们一个菜百八十道步骤,将菜反复折腾用了太多的高汤和香料,就失了食物原来的本味儿,少了些真实的菜味儿。反而不如他在齐王府当庶子时,他娘时常给他做的那些原汁原味的粗食。

  这个米花糖就有那么点意思。看着粗糙,但是食物本来的味道分得很清。

  “嗯,不错。”皇上吃了一块,就让太监给太后和荣华夫人各送一份。

  等又吃完了一块,皇上才想起,“你刚刚说广德乡君呈上了新锅?是什么新锅?”

  黄章也说不清,反正是从未见过的新式锅子,他便让人将锅子抬上来。

  皇上恍然,围着这这锅子转了半晌,越看越不同,“这怎么烧东西?”

  黄章夸张地比划,“就是将东西从这口子放进去,然后将盖子盖上,架在火上烤,不停地转,然后打开这个盖子,米花就从里面飞出来了。还会发出好大一声响,刚御膳房那边好几个御厨都吓着了。”

  皇上失笑,“一个姑娘家倒是真会折腾。”

  黄章眼含笑意,凑趣道,“可不是嘛。不止爱折腾,还是个马虎的性子,刚刚御厨送吃食过来时,说这方子后面还有一张方子,看着不是吃食方子。”

  皇上拧眉,“不是吃食方子?那是什么方…?”

  还没等他说完,就见皇上罕见的露出惊讶之色,示意黄章赶紧将方子呈上来。

  第141章

  皇上接过方子, 上面写着原料:硅砂(砂岩)、纯碱、长石、 凌子石、石灰石、芒硝。

  上面有所需要的熔窑和退火窑,以及生产过程破碎、熔制、成型、退火和后加工等步骤。

  皇上眼睛发亮, 难不成这就是玻璃方子?前段时间,他接到瑞和的密报,说广德乡君正在建窑,想来应该在弄玻璃。但是他没想到对方居然将玻璃方子提前送了过来,而且还是夹在吃食方子里。

  他立刻召集秦官入宫。

  一个时辰后,秦官急匆匆入了宫,进了御书房刚要给皇上跪下,就听皇上急切的声音传来,“爱卿平身。这上面有一个方子,爱卿看看能否将东西制出来。”

  秦官接过太监递过来的方子,越看越心惊,“皇上, 这上面写的原料, 大部分是制作琉璃的原料, 只是这个纯碱, 老臣真是闻所未闻。”

  皇上心中落实,琉璃和玻璃本来就很相似, 有一大半原料相同也属正常, 听到秦方没听过纯碱, 他不由蹙眉,“没听过?会不会是说法不同?”

  秦官也不确定, 想了想,“待老臣回去查阅书册, 看看这词的出处。”

  皇上颔首, 叫他退下。

  过了两日, 隐卫首领来报,瑞和有密信传来。

  因为事关玻璃方子,隐卫首领不敢耽搁,刚得到消息,就马不停蹄过来汇报。

  皇上正在批阅奏章,闻言也是一怔,抬了抬手,“说吧。”

  瑞和在信中写明林晓已经将玻璃制出来了。

  这倒是实情。

  他之前就已经知晓林晓在后院建了窑,村民们只当她爱玩,却不知她在鼓捣玻璃。

  前几日,她将玻璃做出来,也没有惊动任何人,而是将东西摆放在她家东厢那间打谷机实验室。

  瑞和半夜听林满堂和李秀琴说话,得知林晓已经将玻璃制出来,而且就放在东厢,他就想亲自看上一眼。谁知那个房间被林晓设置很多机关,瑞和想从窗户溜进差点被扎成筛子,也幸亏他轻功好,要不然真有可能命丧当场。

  皇上看了过来,“他真的看到玻璃制出来了?”

  隐卫首领点头,“亲眼所见。”

  瑞和看到的是一面玻璃制成的镜子,上面有一块幕布,他从屋顶用勾子挑开,又送下一盏油灯,看得清清楚楚,确实跟他曾经见过的玻璃镜一模一样。

  皇上忍不住翘起唇角,方子没问题,那他之前送出的乡君诰命终于能收回本了,他现在只要等总明观将东西制出来。只是皇上有些头疼,到底还是个孩子,从新陵到皇宫,层层递上,这东西经过那么多人的手,有那贪心的,说不定已经将方子抄录一份,这么多人都知道的方子还能叫秘方吗?

  只是接下来的结果却让皇上大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