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7章(1 / 2)





  不过,有个简单的框架,对于李青宁来说,就已经是最大的惊喜了,之后的事情,他会慢慢的补充,“恩,这样很不错,不用担心领兵的将军一死,整个队伍就散了,这样的环环相扣,再配合三弟的思想教育,他相信,出现兵变的可能性可以降低到最低程度。”

  “呵呵,李大哥果然是聪明。”肖瑶开口说道:“至于青轩大哥,你要准备的事情也不少,就算是打仗,也要让永昌县的人过着安稳的生活,荒地里的土豆你也看见了,荒山上的果树也长好了,等到明年,我会在山上养鸡,至于注意事项,我自然会一一写下来,青轩大哥是做生意的,自然要多开办一些养殖场,鱼是不用愁,可鸡鸭,猪肉,都可以让村子里的人像我们家这样养着,到时候肉的价格下来了,我就不相信,永昌县的人又不是傻子,天天吃米饭,顿顿吃猪肉的日子他们舍得放弃。”

  一听肖瑶这么说,李青瑜连忙记下来,他也清楚,单是做思想工作是不够的,还要在物质上加以引导。

  “对了,青轩大哥,你也可以让人去调查一下,大周的村民是怎么生活的,赋税等等这些问题,让青瑜大哥拿着让永昌县的人自己对比去,有了这强大的落差,大周皇帝,哼,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生活过得好,是谁都并不重要。”肖瑶冷哼一声。

  赵守孝在一边点头,皇帝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如今富足的生活,别说其他人,就是自己,打死也不愿意的,当然,还有一句话,能不打仗是最好的,只是,他也清楚,这不是李大哥他们能够决定的,毕竟是大周皇帝先动手。

  军事政治经济都说了,肖瑶觉得,若是这样都还输了的话,要不是他们运气太背,要不就是李大哥他们活该倒霉,“如今就这么多,若是我再想到什么,到时候再补充。”

  李家三兄弟一脸的黑线,就这么多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层面了,他已经够他们忙得跟牛一样了,不过,想着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对了,李大哥,你们到底决定了没有,要不要趁着打仗,吞下永昌县以南,到汉夏边境的地方。”

  三人脸色微微有些发僵,对于他们受正统思想教育的人来说,迈出这一步还真不容易,他们最初打算的就是保住永昌县,“我们是想的,可是,总得有个好的理由吧?”李青宁开口说道。

  “李大哥,这还要什么理由,人家到你家门口,把你家人打了就走,你愿意吗?”赵守孝靠了秀才,可他的思想是越发的跟肖瑶靠近,“不管怎么说也应该要赔礼道歉的。”

  “所以,割地赔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肖瑶开口说道,赵守孝在一边点头,“不过,前提条件是我们打赢了,李大哥,我知道你们想什么,可是换个角度来想,若是你们输了的话,整个永昌县恐怕也没有你们的立足之地不说,依着大周皇帝对永昌县势在必得的气势来看,到时候永昌县绝对会血流成河,你觉得大周皇帝到时候会手软吗?”

  三人齐齐地摇头,比说永昌县的大小官员都是他们的心腹,李家在永昌县盘踞了好几百年,估计所有永昌县的人都会被怀疑,不是被发配到苦寒之地,就是被杀死,一想到这样的场景,他们兄弟三人估计就是万死也不能恕罪,更没有颜面去见李家的列祖列宗。

  “行。”李青宁开口说道:“这是我决定了做了。”李青轩和李青瑜两人点头,表示赞同。

  “你们也不用觉得这是别扭,对于老百姓来说皇帝姓什么跟他们没有关系,只要到时候将那些地方打理好,让当地的人过上跟永昌县一样的生活,谁还会在意其他的。”肖瑶开口说道:“对了,青瑜大哥,你也可以到周边的几个县城让人去宣传一下永昌县的人如今的生活,让他们先羡慕着,到时候被你们占领了,指不定他们还热情欢迎呢。”

  “会吗?”李青瑜有些不了解地问道:“他们没有骨气的吗?”

  “骨气?”肖瑶看了看李青瑜,再看着自家相公,“我家相公是最有说服力的,相公,你跟他们说说。”

  “恩,”赵守孝点头,“我们肯定是有骨气的,若是村子里的人敢欺负我的妻儿的话,我一定会揍死他们的,不过,像换县令这样的大事情,我们关心的只是能不能给我们带来好处,让我们的生活更好,其他的时候,我们都很忙,忙着田地里的庄稼,忙着穿衣吃饭,我们的骨气也就是在自己村里那点地方,至于其他的大事,我们没有关系。”

  李青瑜点头,看来他以后得多多地出去走走了,不是所有人都有气节的。

  “既然是这样的话,李大哥,到时候打仗,你们将战场移到其他的地方,当官的可以不管,那些普通的人你们可以让他们撤到安全的地方,毕竟打仗之后,你们占领的地方就属于你们,他们之后也算是你们的人。”

  “哈哈,大丫妹妹,这仗还没打,你就在分享胜利成果了。”李青轩笑得很是爽朗的说道。

  因为这一次的谈话,李家的三兄弟跟着忙起来,赵守孝和肖瑶的日子依旧平静的过着,当十月份,众人看着圆滚滚的个头不小的土豆出现时,一个个惊奇不已,随后,各村就出现了告示,表明土豆的高产,已经如何食用,主意事项等等,至于种植方法,则是各镇镇长去县里开会,随后有赵家下面的村长开会。

  肖大贵很忙,地里的事情基本上都交给了肖长生,如今他每隔五天就会被着急到镇上去开会,每隔十天,就会去县城,听李青瑜将政治课,在家里的时间,他基本就在整理开会的内容,等到融汇贯通之后,又开祠堂,像村子里的当家人宣传领导的思想,让各家家长务必回家好好教导妻儿。

  于是,效果是很明显的,不说肖大贵的思想觉悟提高了不少,就是村子里的许多人,在会开久了之后,都觉得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加的丰满,以至于村子里的八卦都少了很多,流言蜚语更是少之又少。

  果然像肖瑶说的那样,李青瑜是最忙碌的一个,每日里他要喝的水是最多的,“你嗓子都哑了,休息几天吧。”看着忙碌的儿子,李宏伟有些心疼。

  李青瑜摇头,沙哑着嗓子开口说道:“我去请教过大丫妹妹,用我这样的破锣嗓子去给军队,给其他的镇长,村长讲课,更能够以身作则地传达我们不怕苦的精神,起到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