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1节(1 / 2)





  这一锅子有肉,有土豆,还有炸成虎皮样的鸡蛋,又还有扁粉、腐竹,一锅子炖出来,香的狗蛋和驴蛋口水流的哗哗的。

  “妈,这叫个啥饭?”狗蛋问。

  苏向晚想了想,说:“东北乱炖。”

  “这个乱炖可真香,比光吃肉可香多了。”狗蛋说着,搓了搓自己的双手,回头对驴蛋说:“咱们晚上接着干吧。”

  “干吧。”驴蛋说。

  俩兄弟吃完饭就跑了,这时候李承泽才进来,端起自己的碗来,往嘴里扒着饭。

  “你是不是怕你奶奶真的找到户口本,或者是你的出身证明什么的,要把你给要走?”苏向晚问。

  李承泽侧首看着苏向晚,夹了块粉条往嘴吸着:“你不是老早的就想把我给赶走,这下正好能如愿了。”

  “是,我一天都不想要你,也不想要谷东,宋东海和宋西岭我也不想要,我就想连你大舅都一起赶走,然后和吱吱一起霸占一张炕,不需要一天做这么多的饭,但是,谁叫你愿意叫我一声妈呢?”苏向晚揉了揉这孩子的手臂说:“放心吧,早在66开始闹事情的时候,你奶奶就把原始的户口本给烧了,重新办的户口本上就没你,赶紧去吧。”

  李承泽呼噜呼噜的刨着,把半碗菜全刨完了,就开始往外推苏向晚:“你去睡吧,今天的锅我来洗。”

  把碗全放进钢精锅里头,小家伙还知道在蜂窝炉子上烧水,往水里头加碱面子,洗碗洗的甭提多好了。

  这家伙小的时候给苏小南干活,那也是干的很好的。

  后来到了苏向晚这儿,就开始耍他的小聪明,但凡脏活累活,全是驴蛋和狗蛋俩的,李承泽一直都是带头大哥的角色,至于洗碗做饭的事情,一点都不肯做。

  今天这绝对是为了讨好苏向晚,才故意要搞点表面工作的。

  在厨房里忙的叮咛当郎的,洗完了锅,一个人抱着腿就在灶火前坐着呢。

  现在的李承泽,满打满有十四了。在书里头,这孩子应该是从现在开始,就跟毒品有接触了。

  没错,他应该是华夏国历史上最早的毒贩子,据记录,应该就是从今年开始,他就开始藏毒、贩毒了。

  最开始只是在秦州销售大烟膏子,到后来,在秦州给公安局的逮了以后才会逃到云南去,有记录的人生中,他一直被公安追捕,也是叫人人都厌憎的毒贩子。

  简直跟做梦似的,现在看着还是一乖乖的孩子,在书里头却会成为让人恨的咬牙切齿的毒贩子。

  苏向晚还以为小谷东吃了半锅子的肉,夜里肯定得难受,专门跑到县医院给开了一瓶子的食母生回来,想着帮他开开胃呢。

  没想到这家伙吃完了就睡,滚圆的小肚子露在外面,一夜屁放的嘣嘣响,但那么多的肉,愣是没把他给撑坏喽。

  县一小,苏向晚去接俩小的放学的时候,就见校门口围了一圈子的孩子,凑着头全在看里头。

  “手电筒,一支两毛钱,赶紧的,今天只有三支,卖完我们兄弟就该收摊儿了,快点儿啊。”驴蛋正在招揽客人。

  狗蛋在往外掏所谓的手电筒。苏向晚凑远看了一下,其实就是个用纸板子糊的圆桶子,里面应该是装了个宋团他们安全帽上的小灯泡,具体电池从哪来的,不知道,但是,纸糊的手电筒,还真的一打就着。

  一群孩子抢着买狗蛋自己造的纸质手电筒,买到以后,小心翼翼的蒙着衣服,打着亮的照人呢。

  俩兄弟总共其实就赚了六毛钱,不过现在的肉一斤也就一块钱,这俩兄弟再攒两天,估计又能买二斤肉。

  既然他们不说自己是怎么赚钱的,苏向晚索性也不问,就是觉得他们俩最近铅笔用的有点多,这才几天的功夫,苏向晚已经买过三回铅笔了。

  她故意没上去打招呼,就见俩兄弟勾肩搭背的走了。

  毕竟他们也是大孩子了,苏向晚知道钱是从哪来的就行了,转身,她就去接正在上幼儿园的吱吱了。

  秦州,李老太太家。

  李老太太忍不住,还是趁着闺女不在,给自己捏了一大烟泡儿,点起来抽了一口,深深叹了一气:“舒服啊!”

  这时候李激发进来了,一闻见味儿就开始捏鼻子:“妈诶,你能不能到厕所抽去,给人闻见了可咋整。”

  李老太太可有理由了:“我骨头痛,这是我的止痛药,而且,这东西又不会上瘾,你怕个啥。”

  事实上在解放之后,基本上大烟从华夏国的土地上就绝迹了,毕竟解放后还有好几次轰轰烈烈的销烟,禁烟活动呢。但一则,李老太太家原来在海西就是种大烟的,再则,李大进又是公安,所以他们家藏的大烟膏子在解放的时候没被收走。

  前些年老太太碍于政策紧没有抽过,但这几年不是乱嘛,而且政策在这方面监管不力,老太太悄悄的就又抽上了。

  “你拿我的烟膏子干啥啊?”老太太见闺女在挖她的烟膏子,不高兴了。

  李激发挖的并不多:“有人能拿它当止痛药卖出去,能赚一笔钱呢,我给人送一点。”

  说着,李激发又说“哎呀,我带着这东西出去可不安全,要有个孩子帮我带这东西该多好。”

  像李老太太在旧社会,那属于农奴主一类的,对这种事情很有经验:“这多简单,我们那时候民国政府也禁烟,卖这东西都是让孩子去,咱不行到孤儿园领养一个算了。”

  李激发一听,这主意可行啊。

  当然,悄悄的私底下卖大烟只是随手为止,李激发现在最要紧的事情,还是想办法,把李承泽给要回去。

  当然,现在事情终于有转机了。李激发的丈夫谷平,也是谷北的堂房兄弟,原来在北京军区,现在也调到水库上,做了副总指挥。

  当然,有了谷平那个丈夫撑腰,李激发觉得把李承泽要回家,那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儿。

  另一边,出差的宋团终于回来了。

  这都好几年没出过差了,脚刚迈进土司衙门,就听有个孩子奶兮兮的声音:“爸爸!”

  小谷东猛的一下就冲过来,扑上他的腿了。

  “你妈呢?”宋团把孩子抱了起来,丢了丢,问他。

  谷东一只小胖手刚指进院子,苏向晚从里面走出来了:“这都一个多月了,你可算回啦?”

  只有个谷东嘛,还不算太懂事,而且毕竟不是自己生的,宋团顾了顾左右,悄声说:“你还甭说,我在外头还挺想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