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节(2 / 2)


  店主听她如此说,也只得罢了,却见旁边一直只顾饮酒的那位长者靠近薛盈低声道:“娘子请借一步说话。”

  薛盈、沈瑶辞别了店主,与那长者来到一僻静的所在,长者拱手道:“不瞒二位娘子说,我是崇仁坊李府的管家。阿郎官至翰林学士。家中的厨娘因父亲去世辞去了府上的差事,太夫人年纪大了,吃其他人做的饭总是不合胃口。阿郎一向侍母至孝,这些日子一直想找个厨艺高超的厨子。我看娘子很够格,若是愿意去府上当差,我们在酬金方面是不会吝啬的。”

  薛盈听说过李氏原是汴京大族,去这些豪门世家做厨娘,薪金原是十分丰厚的,内心一动道:“阁下能否给我一点时间考虑?毕竟我也有生意要照管,总得安排妥当。”

  长者笑笑道:“这是自然。鄙姓陈,娘子考虑过若有意,便直接去崇仁坊李府找我就是。”

  与长者告辞回到家中,薛盈心内盘算:自己经营这家瓠羹店算是薄利多销,满打满算每月顶多能赚60贯钱,刨去给沈瑶的20贯工钱,剩下的仅仅够维持二人的衣食住行和店面的正常运转,想要扩张店面,增加雇工无异于痴人说梦。自己想要多赚钱,去李府做厨娘似乎是不错的选择。

  想到这里,她叫来沈瑶问道:“如果让你一人负责经营这家瓠羹店,再将隔壁的小哥儿请来帮忙,你有没有把握维持下去?”

  沈瑶虽然老实,但人却不傻,随即问道:“娘子这么说,是打算去李府做厨娘了?”

  薛盈点头:“正是,店内里情形你是知道的,若想要来钱快一些,也只能去世家大族府上做厨娘了。爹爹临终前把这家店交给我,我一直想把它做成像丰乐楼一样大酒楼。”

  丰乐楼位汴京七十二家正店之首,高有三层,由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组成,各有飞桥相通,华丽壮伟,顾客熙熙攘攘何止千人,是王孙公子、豪门富商首选的宴饮之地,在先帝时已名扬天下。

  沈瑶沉默片刻道:“娘子尽管放心去。我跟着娘子学艺四年,知道怎样做好一碗瓠羹,断不会砸了薛家的招牌,若是隔壁张二郎能来帮忙,那就更好了。”

  薛盈沉吟道:“张二郎每日卖炊饼也挣不了多少钱,我多给他些工钱,想来他应该愿意来店里帮忙。只是我做厨娘的这段时间要偏劳你了。”

  “娘子说得是什么话。长宁九年陕西大旱,我父母双亡从长安逃难来到京城,多亏娘子收留了我,又花钱给家父办了丧事,如今我多做一点事也是应该的。”

  等到薛盈下定决心去李府找陈管家,他却苦笑道:“娘子来得有些不巧,太夫人的娘家今日也荐了一位厨娘过来。这件事情怕是有些麻烦。”

  薛盈情知此事不协,笑笑道:“既如此,我就先告辞了。”

  “慢着。”陈管家拦住薛盈:“我既然答应引荐娘子,就不能食言。这样,你先等一等,我再向阿郎陈情争取一下。”

  大约过了两盏茶的时间,陈管家从内宅走出来笑道:“这可巧了,我去向阿郎陈情,太夫人正好也在。她听我说娘子厨艺精湛,也觉得错过了可惜,便让娘子和娘家推荐的厨娘一起做一道菜比试一下厨艺,优胜者便正式聘为府上的厨娘,不知娘子意下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  鱼生在中国的历史也很悠久,在唐宋时尤其盛行,但明朝之后,也许因为卫生原因渐渐式微。

  话说苏轼、欧阳修、梅尧臣等都是鱼生的狂热爱好者,苏轼吃鱼生虚火上升,得了结膜炎还是不肯忌口,这是怎样一种吃货的精神呐。

  第5章

  既然来了,绝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薛盈毫不犹豫道:“我愿意一试。”

  “好,我果然没看错娘子。”陈管家不再多言,领着薛盈穿过几重院落,向东进了一道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正中是穿堂。转过穿堂便是正房大院,南面五间正房皆是雕梁画栋。

  薛盈心中暗自揣度:久闻李氏为京城世家,起居豪奢,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正思量间,早有两名婢女走出来掀开门帘,薛盈进去后定了定神才发现,那里面空间极大。有一位五十来岁的老妇人正坐在上首的玫瑰折枝椅上吃茶。

  这想必是李府的太夫人了,京中贵妇到了她这个年纪,因保养得益,倒也没有十分显老。只是太夫人脸上难掩落寞之态,少了几分上位者的威压。

  东面太师椅上坐着一位青年男子,想必就是本朝最年轻的翰林学士兼权知开封府李维了。只是薛盈一眼望过去,不由吓了一跳。这不就是日日同刘景年一起上朝的那个人吗?他可不是好相与的!

  李维看到薛盈眼底的惊惶,面色却丝毫不动声色。原本选个厨娘也不是什么大事,他近日公务冗繁,本想在母亲这里请个安就告辞的,如今倒是有了兴趣,索性喝了口茶,好整以暇地看向她。

  没过多久,薛盈的竞争者也进来了。那位厨娘年纪大约二十余岁,容貌艳丽,身着绿衫长裙,腰佩花穗长带,足登云头履,头挽高髻,看上去极有气派。而薛盈今日并未特别打扮,只梳了双蟠髻,穿了家常的衣衫,在气势上就矮人半头。

  太夫人咳嗦一声道:“刘娘子是我娘家嫂嫂引荐的,薛娘子是陈管家引荐的,想必手艺都不差。只是府上只能留一位厨娘。为了公平起见,你们便每人做一道菜,我尝了觉得味道好的留下来。”她转头寻问一旁的李维:“大哥儿觉得如何?”

  李维还是那副淡淡的样子,略一躬身道:“一切但凭娘娘做主。”

  太夫人笑道:“那就这么定了,只是若叫她们随意发挥,届时也难有标准去评判,倒是让她们做一样的菜才好。”

  李维点头道:“娘娘说的是,您一向喜欢签菜,不如让她们做签菜好了。”

  听到这话,刘娘子内心越发笃定,她来李府应聘前,特地打听了太夫人的饮食偏好,得知太夫人喜爱签菜。这可真是巧了,作为汴京城身价不菲的厨娘,她就是靠羊头签这道菜打出名气的。

  主人已经出了试题,二位娘子只得遵命行事。陈管家引着她们来到厨房。李府一些爱热闹的婢女也跟来了,她们看见刘娘子打开随身携带的箱笼,烹饪用具一应俱全,锅铲之类皆是白银所制,璀璨夺目,不由啧啧称奇。再看薛盈这边,不过带了一口平平无奇的铁锅,还有一把老旧的铁铲和厨刀,不由暗自摇头,看来这场比试很容易就能猜出结果了。

  刘娘子向陈管家索要材料:羊头2个,葱2斤,羊网油3张,淡酒1坛,陈管家略微皱眉:“刘娘子只需做一盘羊头签。这些材料也太多了吧。”

  刘娘子朗声道:“做菜材料最重要,我有我的道理,阁下只管送来便是。”

  这一厢薛盈也把材料写在单子上,陈管家接过来一看,她所需很简单:鸡胸肉1块,春笋2两,鸡子1枚,腐皮1张,不由问道:“薛娘子是要做鸡丝签?只是这些材料怕不够吧,做签菜不需要用猪网油嘛?”

  薛盈笑笑道:“不必,这些已经足够了。”

  这一回就连陈管家也有点替薛盈担心了,不无忧虑地看了她一眼,叹了口气吩咐婢女准备材料去了。

  待到一切齐全,刘娘子和薛盈各自占据一个灶头和砧板开始做菜。

  刘娘子麻利地将羊头在滚水中焯过,捞起来只别出羊脸上两块肉,其余的便都丢弃在一边。接着又开始切葱。还是先在热水中过一下,外面的叶子都不要,只留葱白切成与碟子相配的小段,再剥去葱白数层,只剩下像韭黄那样的嫩心,在加盐的淡酒中浸渍片刻,沥干备用。

  薛盈在一旁看得实在肉疼,索性把刘娘子不用的葱白拿了过来用。这一番操作,不但刘娘子哂笑,就连一旁观战的婢女也指着她窃窃私语起来。

  刘娘子笑笑道:“薛娘子,葱白非贵人所食,你怕是瓠羹店开久了,不知道忌讳吧。”

  薛盈淡淡一笑:“这世上任何材料都有它的用途,暴殄天物可不是我的作风。”

  刘娘子被噎住了,半响方冷冷道:“我倒要看看娘子能用这些材料做出什么珍馐美味来。”

  薛盈也不再理她,麻利地将鸡胸肉洗净抹干切丝,葱白切碎、春笋切小丁,混在一起加上蛋液、盐、酱油和姜汁搅拌均匀。接着将腐皮用温热的湿毛巾润湿,剪成同等大小的长方形,将馅料放入腐皮内卷好,再用蛋液封口,鸡卷便做好了。

  薛盈又将两勺淀粉、一勺花椒粉加在一起和匀,加水搅为面衣,放入鸡卷滚一滚,便下锅油炸。

  花椒粉的香味混着肉香扑面而来,一旁看热闹的婢女觉得自己又饿了,看来薛娘子的厨艺比自己想象得好多了。

  等到鸡卷变成了金黄色,薛盈便把它们从锅里捞出来沥干油,盛在白色的瓷盘中,美食配美器,倒也分外相宜。

  那一厢刘娘子的羊头签也做好了,是用传统的方法,将羊肉馅卷入羊网油中炸制而成的,刘娘子将它们盛在银盘里,金白相间倒也十分诱人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