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春秋不当王第385节(1 / 2)





  他们混入郓邑,设法找到了臧昭伯,并利用臧昭伯和季孙意如的仇怨,说季孙意如就算是迎回了鲁侯,但臧昭伯他们这些人也必定会被季孙意如所清算。

  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唯有整垮季孙意如,他们才能够得以安全回国。

  臧昭伯一听,也确信的确如此。于是,在来乾侯的路上,和那些流亡之人又一合计,直接是激起了众怒,故而才有了现在的这么一出。

  而鲁侯稠,他本来就十分怨恨季孙意如,所以被这些人这么一说,还真的就有了别的想法来。

  是啊,如果能靠着晋国直接击垮季孙意如,那对他不是更有利?

  于是,他就一直是低着头,在那沉默不语。

  ……

  再说另一边,李然和孔丘赶到适历,也是看到了麻衣赤脚的季孙意如。

  李然和他肯定算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只不过,当时两人都还是青年,如今一晃二十余年,两人都是步入壮年,早已经过了胆壮气盛之时。

  所以,李然和季孙意如表面上都看不出任何波动,荀跞看到李然和孔丘也到了,于是说道:

  “啊,是子明先生到了!先生来的也是正好,季氏这边跞已经说好了,如今就看鲁侯那边的意思了!”

  孔丘上前作揖,并回道:

  “鲁侯特遣丘来,是请季孙大夫入乾侯与君上会面!”

  只因孔丘长得高大,季孙意如端坐着却得抬头来看。一见孔丘却不由是有些诧异,并不禁是扭头向着自家的家宰阳虎问道:

  “这是何人?……倒也是奇了!阳虎,他莫不是你们孟氏族人?为何竟与你长得这般相似?”

  孔丘闻言,却抢先一个作揖答道:

  “在下孔丘,孔仲尼。乃宋室之后,鲁陬邑大夫叔梁纥之子。”

  这时,季孙意如身边的阳虎则亦是上前与季孙意如又小声耳语了几句。

  只听得季孙意如是恍然大悟:

  “哦!想起来了!我季氏当年飨士(请有身份的人吃饭),你就是那个要绖而仕(腰间束着丧服带)之人!怎么?是我季氏亏待了你?为何不好好的当着畜藩吏(养牲口的小吏),却来此趟这一趟浑水?”

  “呵呵,君上的身边果然尽是这般的恶徒。而当年孟僖子亦是无知,竟会将此等忘恩负义之辈给奉若上宾……呵呵,当真无知,当真无知啊!”

  孔丘听得季孙意如这一番冷嘲热讽,却也不喜不怒。只甚没由头的回得一句:

  “呵呵,丘也不才,唯与大人性相近也。”

  季孙意如闻言,不由是面带怒色,正欲发作,举手之间却突然是欲言又止。

  也并非是其他原由,只因孔丘此言可谓是直击要害。

  是啊,我孔丘“要绖而仕”可谓无礼,“反出季氏”可谓不义。但你季孙意如呢?

  八佾舞于庭,可以算得知礼吗?

  国君流落在外,却不思如何奉君还国,这算得晓义吗?

  所以要说起来,我孔丘和你季孙意如,倒还真是“性相近,习相远”啊。

  所以,季孙意如也只得是强忍下怒意问道:

  “君上邀吾前往乾侯,可是鲁侯亲口下的诏令?尔随身可带有君上的诏书?”

  孔丘上前淡然答道:

  “君上外狩,身边何来的诏书?还请季孙大夫前去便是!”

  季孙意如闻言,又不由是端坐下来,并是在那装模作样的摇头道:

  “国君在上,意如自知得罪了国君。国君既无诏书,意如不敢妄见……”

  李然看着季孙意如如此,亦是不由感慨:这老小子可当真是愈发的像他爷爷季孙宿了。

  “季孙大夫,还请移步乾侯。届时可由荀下军先行入城,待荀下军问明了鲁侯的态度,大夫再与鲁侯见面不迟!”

  李然的话也是合情合理,季孙意如又面露“愧疚”之意:

  “哦,原来是子明啊!多年未见,子明可真是干的好大的事啊?呵呵,也罢,既是李太史所言,意如照办便是。”

  李然见得他这一副小人得志之相,不由亦是暗中握着拳头。

  妄论他和季孙意如之间的恩恩怨怨,即便是祭乐,对他也可谓是恨之入骨,这个仇是说什么也要报的。

  只是眼下,也唯有是一切以大局为重,不得不忍气吞声。

  ……

  一行人朝乾侯而去,季孙意如看起来倒也十分低调,一副“知错能改”的神情,加上他那一身麻衣赤足,李然心下不免是有些奇怪,而且,也是愈发的警惕起来。

  待到了乾侯城门之外,季孙意如便是停驻了下来。

  而荀跞亦是回过身来,与季孙意如开口道:

  “跞这便入城面见鲁侯,季孙大夫可于此处安心等待便是。”

  季孙意如闻言,便是毕恭毕敬的回道:

  “如此,便有劳荀下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