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春秋不当王第428节(1 / 2)





  李然如今也唯有是双手一摊,与孔丘戏言道:

  “呵呵,事已至此,也是无可奈何啦。三个月后,仲尼兄看来是不出仕也不行咯。”

  孔丘不由叹道:

  “确是没法再推脱。但请恩公放心,丘若果真出仕,却也只会劝其从善如流,绝不会与他助纣为虐!”

  李然点了点头,正要开口说话。此时,范蠡却是走了进来,看到孔丘在,先是打了一声照面,然后径直是来到李然的身边:

  “先生,郑国那边出事了,邓析已经被驷歂所杀……”

  邓析之死,其实可以说是铁板钉钉的事情,李然倒是希望驷歂能够念及《竹刑》的作用,能够放得邓析一马。

  然而这一番指望,终究也是彻底落空了。

  “不过,邓析虽是被杀,《竹刑》却也并未被废除,而且杀害邓析的罪名,也是从《竹刑》中找出来的,邓大人他……也可以说是死得其所了……”

  李然不免是神色黯然。

  “前者,他不愿意跟你一起出奔,便是一心求死的。而且也是力保《竹刑》不在郑国被废,他……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而孔丘,这时却是说道:

  “只是……驷歂此举也当真奇怪。按常理而言,如果可以用作发展国家的人,应该是可以不追究其过错的,《诗》中有言:‘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善良姑娘真漂亮,送我彤管情意长。细看彤管光闪闪,我爱彤管是因为姑娘的美丽。)

  “彤管便如同竹刑,而美女便是邓析大人。既是能留下彤管的情郎,又怎么会不中意于静女本身呢?”

  “如果从方面来说,驷歂既能继续沿用《竹刑》,便说明他对于《竹刑》还是满意的,但为何,却独独容忍不了编撰出《竹刑》的邓析呢?”

  李然闻言,也隐约觉得驷歂容忍不了邓析,多半还是因为他李然的缘故。

  而且再结合此前的种种迹象,李然大致可以猜出,驷歂或许多半已经被发展成为了新的暗行众。

  李然想到这里,也不由是叹了一口气,并没有再吱声。

  他并不想说出自己的猜想,毕竟有关暗行众的事情,孔丘所知也并不是很多。

  他倒也不是不信任孔丘,只是觉得现在说出这些来也没有必要。

  何况,此事也仅仅还只是自己的猜测罢了。

  第五百七十章 越国来的才人

  孔丘见李然没有回话,于是再开口说道:

  “用其道而不弃其人,才应该是合理的。又如《诗》中所言:‘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世人皆怀念爱民如子的召伯,即便是对其所露宿过的树,多年之后也依旧对其。既如此,又更何况是用其道而不恤其人呢?”

  “所以,驷歂的种种所为,实是令人琢磨不透!莫非……只因先生之故?”

  李然曾和孔丘说过,他和驷歂之间有恩怨,所以孔丘理所当然的会如此去想。

  李然闻言,不由是一阵淡然:

  “嗯……也许吧……”

  李然又不由是想起了自己在郑国的那些岁月,如今回想起来就恍如隔世一般。心中也不免是泛起了一阵涟漪……

  ……

  接下来的时日里,李然则是一心陪伴着女儿丽光,并且和孔丘是一起编撰着【春秋】这一部规模宏伟的巨著。

  李然也可谓是度过了自穿越以来,最为难得的一段惬意时光,虽然他的身边没了祭乐的陪伴。

  匆匆过得三月,孔丘终于还是走马上任了。

  而杏林这边,则是委托给了李然,以及自己的几名学有所成的弟子操办。

  阳虎按照之前所承诺的,将孔丘任命为中都宰。

  孔丘则是始终小心翼翼,一面恭敬做事,一面却也和阳虎是始终保持着距离。

  虽然阳虎这时候已在鲁国可谓是呼风唤雨,所有人都巴不得是赶紧投入其麾下。

  然而,也唯有他和李然知道,阳虎这人是迟早要惹上大麻烦的,所以孔丘也并不想和他走得太近。

  孔丘在忙于政务之余,也会时常抽空来杏林,亲自给学生们再上一上课,顺便与李然是说一说朝堂上的轶事。

  而与孔丘的忙碌相比,李然倒是显得更为清闲一些。

  李然这三四个月中,心中一直是在挂念祭乐,却苦于其了无音讯,这让李然感到十分焦急。

  李然知道祭乐的病情是极不乐观的,如果万一在途中出现意外,可能也就此会香消玉殒……

  李然自是不敢再往这方面去想。

  祭乐是他如今唯一的精神家园,他实是无法想象,在这茫茫人海之中,没有祭乐的日子他又该如何自处?

  “父亲,母亲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身旁的丽光一边练着琴,一边如是询问了起来。

  李然闻言,不由是稍稍一怔,随后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