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春秋不当王第592节(1 / 2)





  “嗯,阏于所言极是!本卿欲成大事,就非要把子明先生给请出来不可!”

  这时,阳虎却是突然笑了起来。

  董安于转身侧目,不由问道:

  “虎兄为何发笑?”

  阳虎却是耸了耸肩,并是回答道:

  “李子明此人……心思难测。想请他出山,只怕是没有那么容易。昔日在下亦曾请过,却都是无功而返。而如今他经历了更多,只怕其顾虑亦是更多了!”

  赵鞅却是不以为意。

  “难请也得请,这倒是无关紧要,为成大业,岂能错过如此的大才?”

  阳虎不经意的笑了笑:

  “呵呵,昔日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an chu)。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而如今子明先生,即为‘鹓鶵’,如今虎惟愿主公,能得梧桐以栖鹓鶵了。”

  ……

  再说姑莸这边。

  果然是正如李然所料的那般,儋翩之师在成周由于是受到了巩简的强烈抵抗,可谓损失惨重。再加之听闻王子朝遇刺身亡,儋翩惧怕其所部士气溃散,一时竟也不敢贸然追来。

  所以,李然他们一时倒也过得安宁。

  至少,丽光并没有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而这也是李然最为欣慰的地方。

  只不过另一方面,郑国之师却是连下了王畿数邑,可谓势如破竹,与儋翩是遥相呼应!

  却不曾想,又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鲁国孔仲尼果然是听从了阳虎的建议,并派了弟子冉有是率领季氏之师前来讨伐郑国。

  竟也是让郑国一时间无暇再与儋翩配合。

  而与此同时,晋国的梗阳之师,也在阎没带领下前来参与靖乱。

  李然在得知了这些消息之后,也是长长舒了口气,并且是对身边的观从言道:

  “将鲁国牵扯进来,这想必是阳虎的计策!”

  观从点头道:

  “嗯,定是如此!”

  李然却不由是叹了口气:

  “本不欲将鲁国牵扯其中,毕竟我久居于鲁国之地,多少有些于心不忍。更何况,鲁国刚刚经历了隳三都之役,亟待休养。此时鲁国出兵,虽可得人和,却毕竟不占天时。”

  “至于仲尼他……他自也有他选择出兵的道理。看来……阳虎此计,可是算力了得啊!”

  鲁国和郑国之间,本是没有什么深仇大院的,而且对于李然而言,也都是手心手背都是肉。

  战事中百姓必然受苦,而让他最为在意的两国百姓,陷入同室操戈的境地中,这也的确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

  但事已至此,也是毫无办法,再说鲁国介入牵制郑国,对于周室平乱本来也是大有脾益的。

  观从说道:

  “阳虎这么做,倒也无可厚非,至少如今对于周室平叛将会更加顺遂。王子朝已死,郑国又被鲁国所牵制,儋翩纵是有三头六臂,只怕是再也翻不起浪来了!”

  范蠡亦是点头言道:

  “正是!看来先生不日便可回到成周了!”

  李然却是摇了摇头:

  “如今儋翩已无退路,必将做困兽之斗!想来梗阳之师不日便可克复成周,如果一切顺利,儋翩一路退去,最终会退至谷城!届时,我们可再率舟师前往,截其退路!”

  “待彻底平定了儋翩之乱,我们再回成周,君上也就可以安定下来了!”

  观从眨了眨眼睛,浅笑一声,不由问道:

  “那时候……赵鞅只怕会来请主公出山……却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李然则是又挥了挥手:

  “此事可容后再议。现在说得这些,也都无济于事。还有……子玉也无需再妄自再猜我的心思了,我知此乃子玉的乐趣所在,但此事也绝非是如你所想的那般简单。子玉到时候只需听我安排即可。”

  第七百六十六章 回成周

  观从听得李然如此说,知道李然是有了不悦之色,便赶紧是躬身应道:

  “诺!”

  这些年来,观从在成周专心经营典藏室的事情,虽然这也是他的兴致所在,但是其内心深处,还是更为喜欢去揣摩人心,并将其视为他个人的爱好。

  此刻他忍不住技痒,竟是揣摩起李然来。

  而李然对此其实也是心知肚明,虽是有些不满,但也没有生气。

  不过,李然的这一番举止,却又说明观从他的确是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这反倒是让观从更是有些兴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