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春秋不当王第689节(1 / 2)





  “这个……是给孔仲尼的,这个,是给赵鞅的……这最后一个,则是交给范蠡的……”

  祭乐虽是极度的悲伤,但她毕竟也知这其中的轻重,所以也只得是强忍着。但闻得“少伯”之名,不由惊问:

  “范蠡?……夫君直接与他说了便是,又何必传此一手?”

  李然听了,却是摇了摇头:

  “此计之精妙,只怕是今人所不能臆测的!而且如今少伯救女儿心切,只恐会乱了方寸。吴国尚有国祚十年,所以……夫人务必要于十年之后,将此锦囊交于他们三人!在此之前,切不可动它分毫,否则只恐我计不成……”

  祭乐闻言,听得李然的这一番话,虽是对其依旧是不清不楚,但她作为最了解李然的人,自也是对其谋略是有着十分的信任。

  而且又毕竟是与自己女儿是性命攸关,她自是不敢大意。她小心将这三个锦囊收下,随后又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将力有不逮的李然是轻轻枕在了自己的腿上,并抚着头言道:

  “好了……好了……夫君的话我都记下了……但夫君也要好好的活下去……好吗?我们要一起看着女儿成家……”

  祭乐一边说着,一边却是默默的哭成了个泪人……

  李然一行,就这样一路颠簸着,终于是感到了江边。这时,车舆外只听孙武是前来禀告说:

  “先生,我们已至钱塘!但还需得改走水路,方可入得吴王大营。”

  李然这才微微睁开了眼,并是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在祭乐的搀扶下是出得车舆,看上去就好似是没事人一般,依旧是那么的神采奕奕。

  而这时候也只有一旁的祭乐知道,李然的身体恐怕是真的快不行了。

  众人是一同乘舟渡江,这时但见山谷之间已是微微破晓,而清晨的钱塘,则是更添得一层雾色朦胧之美。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李然看着这微微泛红的湖光山色,一时也是不由如是吟着,吟唱到最后,李然竟是又突然大笑了起来。

  只因,在场的所有人中,也只有他自己……知道究竟是何谓“西湖”,又何谓“西子”。

  “夫君……你还记得我们之前说过……我们以后便要在钱塘安家吗?”

  李然闻言,则是看向一旁的祭乐,并与她是微微一笑:

  “自是记得的……此地风景秀丽,确是怡人呐……”

  祭乐则亦是强笑一声,并是两眼微微泛红的说道:

  “等我们救回了女儿,我们哪里也不去了,我们就在这里住下……好不好……”

  李然微微托起了祭乐那双早已吓得冰冷的手,并轻抚道:

  “好……往后……便都听夫人的……”

  而面对这一幕,在一旁的孙武和范蠡等人,都只是默默的看着,却是不敢出言打破了这一份难能可贵的安逸和宁静。

  “先生,吴王的大营就在岸边了。”

  这时,众人一眼望去,只见岸边果真是有一缕缕的青烟冒起,而且竟是绵延百里。

  “好了……这或许便是我这一生,最后的游说了……”

  第八百九十三章 吴王问卦

  待众人一齐下了舟船,李然便是先让祭乐女扮男装,乔装打扮了一番。

  而孙武则是立刻入了中军大营,是将李然光临吴国的消息是与吴王通禀一番。

  果不其然,只过得不一会,吴王便是立刻派人摆开了阵仗,并是亲自前来迎接:

  “啊!子明先生!久仰久仰!今日来我吴国,实为孤之幸甚呐!”

  吴王夫差即便是再刚愎自用,却也不得不对李然是礼遇有加。

  但见李然却只是与之淡然一笑,并道:

  “大王谬赞!今日是李然冒昧了……前来吴营叨扰了大王,还请大王见谅!”

  吴王上前,转身一个摆手,便是将李然一行是直接请入了中军大帐。并是立刻命人奉上鲜果酒盏,以为款请。

  而李然进得大帐,却是立刻环视了一番四周,发现丽光并不在现场,他不由得是心下一阵暗自庆幸。

  待众人一齐入席,吴王便立刻是命舞姬进帐,以为歌舞助兴。

  一时只见得一群舞姬入得帐,并是在帐外的一番乐声之中翩翩起舞。

  李然再放眼看去,依旧是不见丽光的身影,李然对此却是心下了然。

  吴王也确是不乏雅致,只待歌舞结束过后,这才是转身过来与李然言道:

  “呵呵,传言子明先生颇通音律,却不知先生以为,这首舞乐如何?”

  李然则是微微一笑,并直接回道:

  “中原之人常言吴越乃蛮荒之地,却不曾想也能有如此雅音。看来……大王所图者,甚大呀?!”

  吴王夫差一听,不禁为之一怔,并问道:

  “哦?先生何以知之?”

  李然则是一个拱手,朗声回道:

  “昔日吴国有王子季扎,据说可辨识天下之音,世人皆以为贤。大王如今效法前者,好礼乐而兴王事,其所图……难道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