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春秋不当王第24节(1 / 2)





  看着公子稠离去的背影,祭乐一时对这个小弟弟又起了些同情,忍不住与一旁的李然长叹道:

  “他从来没有参与过这些事,我们让他这么做,对他来说,是不是有些残忍了?”

  李然却是神色淡然,颇为平静的回道:

  “他的这个身份,若要想在这混乱的时代活下去,不懂得些手段,又如何能够?这还只是开始,他未来的路远比现在更为艰辛,此时便言残忍,还为时尚早。”

  闻声,祭乐转过头,一双乌黑明亮的大眼睛里浮现出淡淡的疑惑,她看着李然道:

  “李然,我怎么感觉你好像变了。”

  “什么变了?”

  李然眉头一禁,急忙上下查看自己。

  谁知祭乐神秘一笑,精致的面庞上顿时流露出一个鬼脸:

  “嗯……好像变得潇洒了些。”

  李然顿时脸黑一片。

  潇洒是不可能潇洒的,他只不过是尽可能的让自己不那么操切罢了。

  以旁观者淡然的态度看待每一件事,才能清楚分析其中的利弊,这是他躺平生活的最大感悟。

  第二十六章 失败的登佣

  鲁襄公三十一年,七月,公子稠正是成为储君,待来年正月,便可即位国君。

  此事已成定局,尽管叔孙豹表面上在朝堂之上与季氏,孟氏等人据理力争。就立谁为储君的问题,与他们进行了格外激烈的言词交锋。就好似是用尽了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一般,终究也未能成功阻止。

  这些其实都是障眼法而已。

  而就在季氏与孟氏正在为此次争夺即位人的胜利感到高兴之际,叔孙豹来到祭氏别院后也同样显得是格外高兴。

  他的付出终究是有回报的,季氏与孟氏对公子稠并没有任何怀疑,甚至主动提出要亲自安排祭天仪式,还已经派人再度去到晋国再为公子稠求取祭器。

  “季孙宿与孟孙羯这两个老东西,恐怕至死也想不到太子稠其实是我们的人。”

  “哈哈哈哈,解气,相当的解气!”

  叔孙豹与太子稠已经有过深谈,他也从太子稠那儿得到了明确的答复,太子稠即位以后,必定会完成兄长的遗愿,这正是叔孙豹最愿意看到的。

  而今已经成功了一半,他又岂能不高兴呢。

  李然亦是闻声点头笑道:

  “如此一来,他们便不会对新储君动手了,我们也能安心的继续后面的计划了。”

  “对了,储君即位之时,晋侯想必会派人前来观礼。届时还请叔孙大夫多加注意。”

  鲁国国君即位,祭器从晋国出,晋侯派人前来观礼,这也是常例。

  一来,自然是明面上对新君即位表示祝贺。

  二来,也是借着外交的机会可以刺探刺探别国的实际情况。

  于是,如何对待这个被派来观礼的人,便显得相当的重要。叔孙豹自是不能让季氏给抢夺了先机。

  毕竟,太子即位以后如何制衡季氏与孟氏,多半还需要借靠外力,而晋国就是最有话语权的存在。

  “那是自然。”

  “到时若有机会,子明也与老夫一道去见见此人吧,对你而言,这或许也是一个机会。”

  对李然而言也确是一个机会,李然在鲁国得到了认可,却还不能彻底消除周王室的记恨。

  可他倘若得到了晋国公卿的认可,这就相当于得了一把保护伞。那周王室就算再恨他,那也无计可施了。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称霸中原上百年的晋国,又岂是已是岌岌可危的周王室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

  “如此甚好,那便有劳大夫安排了。”

  正当二人闲话之时,孙骤忽的又跑了进来,告诉李然,季孙意如前来求见。

  听到是他来求见,叔孙豹顿时眉头紧皱道:

  “咦?他来做什么?”

  李然又哪会知道,也只摇了摇头,便吩咐孙骤将人请了进来。

  虽然他现在与季氏可谓势同水火,但眼下却不是他可以与季氏彻底翻脸的时候,毕竟太子稠即位的事还需要季氏出一份力。

  再者季孙意如前来求见,并非无礼之举,李然若是拒绝,倒显得他自己心胸狭隘。

  叔孙豹先行离去,李然来到别院的正厅见到了季孙意如。不待他询问季孙意如的来意,季孙意如便是恭维言道:

  “啊呀,子明兄!许久不见!今日意如前来,乃是特意邀请子明兄一同吃酒去的。”

  原来,这季孙意如此番前来,居然是邀请他前去参加一处宴请。其态度竟是十分之恳切。

  “邀我赴宴,莫不是摆了一桌鸿门宴?”

  此宴究竟去得还是去不得,正当李然暗自盘算,季孙意如似乎也看出了李然的疑虑,便又是恭礼言道:

  “子明先生且放宽心,此番设宴乃是在一间闹市中的酒肆。我季氏好歹也是名门望族,大庭广众之下还不至于会如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