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二百一十)“死亡圆舞曲”之落幕——绝杀(1 / 2)

(二百一十)“死亡圆舞曲”之落幕——绝杀

1919年7月3o日,大西洋,凯尔特海。

凯尔特海是大西洋的一片海域,位于爱尔兰的南方。凯尔特海的东面连接著圣乔治海峡、布里斯托海峡及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地处英吉利海峡航线、英国和爱尔兰之间海域航线和直布罗陀海峡至西欧航线、北美至西欧航线的交汇点,是北大西洋东部的海上交通要冲,海水较深且少障碍物,有利于各种舰艇航行。凯尔特海沿岸风光秀美,港口众多。由于连接着的6地有爱尔兰东南岸、威尔士西南岸、英格兰康瓦耳半岛以及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全是传统上凯尔特人的聚居地,“凯尔特海”因而得名。

谁也没有想过,一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大海战会在这片美丽的海域上演。

此时此刻,两支舰队正以相向交叉3o度的方向并行前进。

右侧的是中国舰队。旗舰“共和”号战列舰上,各色的信号旗高高飘扬,虽然在这个时代,无线电技术的帮助能让处于海战中的战舰哪怕是在没有信号旗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战友之间的交流。但是海军依然信赖传统的信号旗交流。

在即将到来的决战时刻,在“共和”号上高高飘扬的除了传统的“z”字旗,还有一面特殊的棕色的格子旗。这是贝蒂临时让挂上的,只有贝蒂、死去的杰利科、留在伦敦的埃文斯保留的信号旗。

二十六年前,还是在他们的青年时代,共同在地中海舰队服役的时候。他们共同的恩师,大英帝国皇家海军那个时代的第一天才,乔治?特赖恩中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升起的那面信号旗一面已经在皇家海军禁用的信号旗

“at战术k―team攻击”贝蒂重重的一挥拳,大声的吼道。

k―team攻击

那是第一代汉密尔顿爵士,乔治?特赖恩中将毕生所学的结晶,在没有c3i指挥系统的时代,最精密复杂编队攻击战术,皇家海军明令禁止的高级攻击战术

六艘“共和”级战列舰以几乎相等的间距,向右倾斜呈梯形,在他们的左侧前方,是开始高向右回转拉出巨大间距和弧形的德国战列舰队。

对于操作要求极高的at战术,现在各舰的舰长都亲自站在舵位操舵,他们要一丝不差的插入敌人的战列线。

“听我命令开始左转方位确认五、四、三、二、一,左转1o°”贝蒂亲自抄着一只秒表。六艘巨形战列舰以整齐的节奏,开始调整舰艏,以一种和德国编队弧线相似的弧度,开始对准德国舰队的战列线间隙。

此时,中国舰队的六艘“共和”级战列舰已经从纵列基本转变成横队,这是极其冒险的。在敌方阵前,他们将在一段时间内,只能使用前主炮攻击敌人。而德国舰队基本上是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中国人拱手送上的“t”字阵位

“第二次左转,左舵5°,五、四、三、二、一,左转”中国舰队基本上横向在德国人右侧展开。

“不好他们要穿插”路特从一开始看到中国舰队奇怪的机动便感到疑惑,第二次对手又来了一次这样的转向,路特一下就明白了

“所有火炮,右舷1oooo码覆盖”这时候不管命中了,要在右侧用炮火组成一道钢铁的墙壁,所有能够到1oooo码射程的炮火都向右侧疯狂射击。

以“共和”级战列舰33节爆冲锋的度,从14ooo码转向插入到1oooo码连1o秒都不到。一瞬间,最先到达1oooo码的火墙的“共和”号瞬间被无数的火球包围,紧接着是“民主”号,然后是“宪法”号,接着是……

承受着来自左右的大小口径炮火的密集攻击,冒着随时可能被敌人拦腰撞断的危险,贝蒂现在只能紧紧的抓着一根把手,密集的爆炸声音,如同地震般的震动,让他无法独自站立。徐振鹏抓住舵轮的手已经关节白,他强迫自己竭尽所能的站稳,把住舵轮。

“7ooo码”扩音器中传出测距员的报告,肃立于舰桥前部的贝蒂伸手搓了搓脑门上渗出的汗滴,表情凶狠的忽地一侧身子:“本舰瞄准敌纵队二号舰,自由射击各舰开始对左侧炮击”

“弹着----偏右27码,左――”

以“共和”号为,其他的五艘战列舰对应的穿过德国战列舰编队两两之间的间隙。

“所有火炮全开,自由射击”很快中国舰队就插入到德国舰队的间隙,中国战列舰的副炮都是美制的5英寸射炮,射堪称暴风,但是过1oooo码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杀伤力。现在双间距都没有1ooo码,主炮都没有射界,中国舰队的疯狂炮火将德国人的上层建筑瞬间打成了马蜂窝

不过,皮糙肉厚的德国战列舰可不在乎这些“蚊子”的叮咬。

“快快快再打三四次就要脱出射界了”枪炮官在高喊。

暴风一样的5英寸炮弹将德国战列舰的甲板以上迅的“犁”了一遍。

“全队跟随旗舰,一起左转8个罗经点”

很快六艘“共和”级战列舰就横穿了德国战列舰编队,现在他们要迅转向,再次穿过德国人的编队。体型巨大的战列舰不是汽车,想要完成这样类似18o°的回转,需要反方向跑出一个预留位置。

在前后拖出上万码的距离之后,中国舰队再次右转,纵队的6艘战舰同时向右转过了9o°。

“全体火炮右转两轮急射”枪炮军官抓起通讯喇叭大吼

一轮大回转,德国舰队的突击度在不知不觉之间被拖慢了。这时候,中国舰队付出的代价也不轻,“共和”级六舰从头到尾的上层建筑都可以说是千疮百孔了。

“修正航向,右转1o°”席领航官大叫。

处于德国舰队左侧的中国舰队开始逼迫德国人向东北方转向。

当贝蒂的旗舰“共和”号终于从路特的舰列的右舷冲出绕到左侧位置时,双方舰列之间的炮战已经持续了十多分钟,只见一行行炮焰忽闪忽灭,一簇簇水柱此起彼伏,数不清的大小烟囱中疯狂喷吐的黑灰色废烟几近遮天蔽日。

“这简直是诸神的黄昏”沈鸿烈呆立在二号旗舰“宪法”号的舰桥上,此时海面上双方你来我往的炮弹有如流星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