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三百一十三)书生军阀吴子玉(2 / 2)

“仲华此次去美考察,究竟有何见闻,快说与我听听。”杨怀玉有些兴奋地问道。

“其实普天之下,不只是中国的学生读书辛苦,美国的学生也很辛苦,辛苦程度和中国学生有得一拼。”陈乾声说道,“不过,其辛苦归辛苦,其学成后的效果却同我国有很大区别。”

“差别在哪里?”杨怀玉问道。

“美国学生高中毕业很容易,进入大学也相对简单,可以说美国大学的门是向每一个学生敝开着的。但是想要进入美国的名牌大学、好大学,其中之辛苦却令人难以想象,我想这也是美国为什么强大的原因之一。”

“仲华说得详细一些。”杨怀玉的脸上现出专注之色。

“美国名牌大学录取时特别看重学生在高中时是否作了最艰苦的努力――具体地说,是否上了难度最大的预修课程。开设预修课程的高级中学约占美国所有高级中学的4o%,这类高中,无论是私立的还是公立的,都相当优秀。这些优秀高中都列在美国名牌大学录取的优先名单上。比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和期坦福大学每年都会抢招优秀高中的前几名学生。”

“这样做的结果,艰辛的预修课程使想进名牌大学的学生有了十分辛苦的高中生活。他们在进入高中时便参加考试,考过了才可以进预备班,也称‘荣誉班’或‘培优班’。所学的课程比普通班课程深得多、广得多,作业也多了很多。如加州麦迪高中一天7门课,7种课本加必读书和选读书,共约52公斤。以该校12年级学生为例,书包里装着19世纪史课本,外加必读的外交史和耶鲁大学历史教授编撰的当代史,两本书加起来8oo多页。文学课本,必须携带精读的3oo页以上的小说1本,另有3本泛读小说。还有生物、物理、微积分课本和外语课本,外语小说两本,以及心理学课本、哲学课本等等。”

“这些学生每天7门课。早晨6时5o分上课,下午3时下课。下课后,还有课外活动、比赛、作业在等待着他们!每天能睡6个小时便是无比幸福的事,而每天能睡5个小时被视为正常情况,而每天能睡4小时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美国的名牌大学,除了看学生的成绩,还十分看重学生的课外活动。美国学生的课外活动分三类:第一类是学术性的。最被美国大学认可的高中学术性课外活动有两种:奥林匹克科学活动和美国高中十项全能知识竞赛。十项全能知识竞赛包括文学、绘画、音乐、经济等等。第二类是演讲和辩论。第三类是义务活动。很多美国高中生花很多时间到医院、教堂、公共场所参加义务劳动,还有学校和社区服务,比如担任校报、校刊的主编和专栏编辑等。如果课外活动十分出色,美国名牌大学也会抢着要。美国名牌大学特别是哈佛大学,极看重一个学生的领导能力、出色的个性和特殊的才能。”

“这些想要进入美国名牌大学的高中生也许比中国高中生更辛苦,因为不仅要保持高分数、好分数,而且在课外活动、义务劳动和文体方面也要有出色表现。即便只在分数方面比较,美国高中生高分数、好分数的成分也与中国高中生不同。象美国的义务教育比较侧重文科。小学鼓励小学生阅读,很多小学对阅读还有奖励,如一个星期看完多少本书可以拿到一张减价的票证,去面包店买一个汉堡包要远远低于市价。美国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和县市政府都肯花财力鼓励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与中国的高中生相比,美国学生学数理化做题目的也少。不过美国的教育之所以重视文科,是基于一个观念:视野的开阔对将来任何一种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即便你以后是一个科学家,因为视野开阔,你可能只做了1oo次实验,结果就出来了,而一个视野狭溢的科学家,可能要2oo次实验结果才出来。所以,阅读和对文科领域知识的广泛吸收,对将来从事任何工作都有潜在好处。”

“美国之教育注重实践和应用,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不是死读书的书虫,这是我国最最应当借鉴的。”杨怀玉听完了陈乾声的讲述,不由得连连点头,“封建科举对我国教育之毒害,至今犹未完全消除。去除此项积弊,实乃当下之急务。”

“不错,我这一次来京,就是想向杨瀚之说明在美之见闻,改革我国教育体制,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陈乾声说道。

“看样子仲华和杨瀚之极是相熟。”杨怀玉说道,“这一次政府能下决心大办教育,和此人的努力不无干系。”

“不错。”陈乾声说道,“此人见识卓越,能力凡,将来能振兴我中华者,必是此人。”

陈乾声和杨怀玉继续就中国的教育进行着热烈的讨论,而他并不知道,他将在北京见到的人当中,会有一个曾经在另一历史时空中的竞争对手。而他们这一次将同样再次展开激烈的竞争,只是竞争的对象,和那一时空中有所不同。

此时,陈乾声打算晋见复命的杨朔铭,却正在关注着另一个人的情况。

坐在桌前的杨朔铭,放下了手里的报告,取过一张宣纸在桌上铺好,然后拿起毛笔,蘸得墨饱,在宣纸上奋笔疾书起来。

很快,一词便一挥而就。

“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涛大作。想当年,吉黑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想不见,倭寇任纵横,风云恶!”

“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叹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期奉命提锐旅, 一战光复日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

“写的好。”杨朔铭的身后,一个甜美的声音说道,“气势磅礴,壮怀激烈,果然不愧为统兵将军的手笔。”

杨朔铭感觉到了曦雪那熟悉的气息,呵呵一笑,放下了笔。

“你夸错人了,这词可不是我做的。”杨朔铭笑着说道,

“这《满江红》不是将军做的?”曦雪有些奇怪地看着杨朔铭,说道,“不过从这词的内容和表达的意境看,可是充满了武将的气息啊。”

“这词是吴子玉将军做的,”杨朔铭笑答道,“我觉得这词写得很好,所以借来练练毛笔字,省得你们这些才女们总笑话我,说我竟然连毛笔字也不会写。”

正象杨朔铭所说,这《满江红?登蓬莱仙阁》,正是吴佩孚所做。他刚才在报告当中看到了这词,一时心血来潮,才写了两笔。

“吴子玉将军以书生带兵,崛起行伍,这一次抗击日寇,立下赫赫战功,也是一位大大的英雄。”曦雪说道,“难怪能做出这样的诗词来。”

听了曦雪的话,杨朔铭一时间默然无语。

吴佩孚以秀才之身投笔从戎,他上马吟诗,下马读书写字画画,熟读《易经》、《舂秋》, 在北洋军阀当中可以说是非常特别的。

而吴佩孚一生中的黄金时代,就是这一次的东北抗日之役。

现在中国6军当中传唱的军歌,就是他自己填写的这阕《满江红?登蓬莱阁》!

此时刚才那篇报告中的话,依然在杨朔铭的脑中回荡。

“……其本人饮食起居都很简单,吃的是面食、米饭,每餐只喝少许山东黄酒或绍兴酒,早睡早起。平时练兵、打仗之余,喜欢读书,不爱钱,不怕死,不向外国人低头。”

“吴常驻洛阳时,曹锟在保定之军因欠饷激兵变,实际上是学生出身和行伍出身的新旧派官兵的矛盾引的冲突。曹锟急召吴前去解决。吴遂召集全体官兵做了一次‘英雄并立’的讲话,意思是学生出身的官兵是‘英’,行伍出身的官兵是‘雄’,必须能文又能武才是英雄,希望他们相互学习,好好团结。虽然他说话有些口吃,而且一口山东蓬莱土话,不太好懂,但一场兵变还是被他轻轻几句话给化解了。兵变化解的关键是这些不同出身的官兵都对他怀有敬意,他本人既是秀才也是兵。吴佩孚军中传唱他自己填的词《满江红?登蓬莱阁》, ***人听了很不舒服,有一个***记者到其驻地采访,曾当面质疑:‘登蓬莱阁能够望见长白山吗?’他回答:‘吾心眼通灵,岂止能望见长白山,还能望见你们***的富士山昵!’日人惭恨而退……”

“苏俄曾派代表联络吴之事确凿无疑,吴在洛阳时,苏俄派代表前来晋见,表示要扶植他为中国之主,吴毫不犹豫拒绝了苏俄代表之议,称‘国家土地利权,无丝毫可以相让者’。他对于别人称他为军阀并不介意,还曾赋诗自我解嘲:‘敢云色相曾参透,却信军阀力无边。’”

“吴氏清白自许,不纳妾、不积金钱,平日饮酒赋诗,一派书生本色。其好自比关、岳,然思想亦不失激进,故苏俄曾青睐之,事出吴佩孚声援***学生的通电:‘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既非争权利热中,又非为结党要誉。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以此电故,青年学生多赞誉之。”

如今的吴佩孚,可以说是目前北洋军阀当中名声最佳的一个。甚至于连曦雪这样的女子,都对他抱有很大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