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四百一十一)“烈风”出世,“零战”退散(1 / 2)

(四百一十一)“烈风”出世,“零战”退散

现在的日本,舰队决战思想仍然统治着大部分日本海军高级指挥官的头脑。他们仍然坚持以一次“日本海海战”式的决战来取得战争的胜利,而且主要是通过战列舰的大炮来解决敌人。

事实上,日本海军从准备建造“大和”级级战列舰时起,就赋予了该级舰“战列舰部队核心”的地位,将其作为舰队决战的王牌主力。而现在中国海军竟然存在着挑战并且过“大和”级战列舰的计划,在伏见宫博恭亲王等日本海军高层人士看来,修改建造计划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与会者取得了一致意见之后,伏见宫博恭亲王便直接入宫觐见天皇,向天皇报告会议讨论结果。

而当日本航空本部次长山本五十六得知消息后,却禁不住拍案叹息起来。

“经费是有限的,与其建造这样的巨型战列舰,还不如多建造几艘航空母舰!”井上成美少将大叫了起来,“愚蠢啊!愚蠢!”

“这也不能怪他们,是支那人的造舰计划对日本的威胁太大了。”山本五十六摇了摇头,说道,“建造级战列舰也是有必要的,但日本同时还需要展航空兵力,二者之间不应偏废。”

“日本的财力有限!鱼和熊掌是不可能兼得的!”井上成美恨声说道。

其实早在决定建造级战列舰之初,日本海军航空本部的激进派就曾经有过“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日本的‘大和’号是世界三大马鹿(蠢事)”的说法。因为按照原来的建造方案计算花费的话,“大和”级战列舰的单舰建造费用为1亿378o万2ooo日元,这还是不考虑物价和通货膨胀的因素,而且这个费用还没有包括船厂改建、改造的投资,按目前日元的含金量计算,为12.134吨纯金。这笔钱是当时日本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o.16,国家总预算的1.5;更直观的说,1937年日本全国全年民间住宅建造总投资为1.38亿日元,同年日本全国的道路建设总投资为1.35亿日元,相当于3艘“飞龙”级航空母舰或1.6艘“翔鹤”级航空母舰的总造价。而现在,如果想要建造2艘排水量过1o万吨的“大和”级战列舰,所用的资金、物料、人力足以建造16艘“飞龙”级或1o艘“翔鹤”级航母。

在井上成美看来,如果军令部的老家伙们能够采纳航空本部山本五十六和他的意见,哪怕将来在日本和中美同时开战,那时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将有2o至32艘现役航母,有力量在战争初期压过美国海军和中国海军的航母舰队。如果军令部和联合舰队能够结合这一兵力优势,适时地由守势战略思维转变为攻势,那么将日本海军的最前线推至阿拉斯加-美国西海岸-巴拿马运河一线也不是没有可能,整个战争的态势必将大幅改观。

虽然身为航空本部次长,又是“航空派”的坚定支持者,但参加过对马海战的山本五十六,身上“舰队派”的烙印也很严重,是以他听说了消息后,原则上并不反对军令部那帮人的做法,只是为这个巨费钱的造舰计划会影响到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展而感到惋惜。

“我们还是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吧!”山本五十六看着桌面上的地图上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以及广阔的内6地区,眼中突然放射出咄咄逼人的凶光。

“我们现有的‘96舰战’的性能很好,应该能够完成现在的训练任务。但我们还应该要求得到更先进的飞机!只要我们在飞机的性能上过支那,支那就必然失败!”

日本,佐世保,“三菱重工”海军飞行试验场。

“这就是‘96舰战’。”设计师掘越二郎指着平稳降落在跑道上的几架机身为淡绿色涂装机翼带有红色太阳军徽的战斗机,对岩崎弥久说道,“性能已经过了支那人的‘肥鸟’(即‘青凤-123’)。”

“辛苦了。”岩崎弥久看着面色黑瘦显得异常憔悴的掘越二郎,拍了拍他的肩膀,用慰劳的语气说道。

“没什么。”掘越二郎说道,“我还要造出比它更好的战斗机来。”

“96舰战”三菱公司制造的日本第一种性能全面越6基战斗机的舰载战斗机,也是日本目前最为强大的战斗机,虽然现在的日本,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种飞机的优异性能,所以“96舰战”的名气在日本国内并不大。

“96舰战”的翼面积这17.8o平方米,自重1o75公斤,最大重量17o7公斤,最大航为每小时432公里,飞行高度316o米,续航距离12oo公里,上升限度不983om米,用用三叶定矩螺旋桨,动机为一台61o马力的中岛“寿41”型气冷9缸动机,由一名飞行员驾驶,武器为二挺7.7毫米机枪。

“96舰战”研制成功后,从1937年开始装备日本海军航空兵,其性能比日本6军航空兵当时任何一种型号的战斗机都要好,不过目前日本海军装备的“96舰战”数量并不多,因为日本飞行员的训练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加上“96舰战”虽然盘旋性能很好,但度不是很快,因而有人利用“96舰战”这个缺点,对“96舰战”提出了异议。6军为了打击海军,有意研究出了专门对付“96舰战”的战术,即采取高战机与慢双翼机搭配的办法来对付“96舰战”,在战斗时由慢双翼机纠缠“96舰战”,由高单翼机伺机偷袭对付“96舰战”,这种战法在空战格斗演练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助长了反对“96舰战”的人的气焰。此外“96舰战”航程有限,并不能为日军执行远程轰炸任务的轰炸机进行全程护航,而且在战区滞空时间有限,也不能与就近起飞的敌军战机长时间格斗,所以“96式舰战”虽然有整体性能优势,但也无法解决战时敌**空军的战斗机(主要是指中国空军)力量的威胁。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争议,但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对“96舰战”还是相当认可的。

现在,日军海军航空兵配备的多数战斗机仍然是“96舰战”,“96舰战”作为日本海军的舰上战斗机训练机,对日本海军航空兵的训练和各种战术演练起了不小的作用,而且据一些情报显示,和美军英军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殖民地的各种战斗机相比,“96舰战”的性能占有相当的优势。但无论是航空本部、三菱公司的高层还是设计师们都没有以此为满足。掘越二郎就雄心勃勃的计划建造性能更加优秀的舰上战斗机,全部取代现役的“96舰战”。

掘越二郎19o3年6月22日生于日本群马县,1927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航空系,1929年至193o年在德国“容克”公司、美国“寇蒂斯”公司深造,是一位富有才华的飞机设计师。掘越二郎在“96舰战”的设计上可以说借鉴了不少德国和美国飞机设计的经验。

“你有新的设计方案了,是不是,掘越君?”岩崎弥久听出了掘越二郎话里的潜台词,笑着问了一句。

“是的。”掘越二郎说着,带着岩崎弥久来到一张桌子前,取出了另外一份设计简图,铺在了桌子上。

“它将是日本飞机设计的重要里程碑,它实现了多个第一,如次采用全封闭可收放起落架;电热飞行服,机关炮,恒螺旋桨,硬铝承力构造,大视界座舱和可抛弃的大型副油箱等设备,动机暂时可以采用95o马力的中岛‘荣12’星型气冷动机,它的时将达到了五百千米以上。它还装有可调的空战襟翼,能够使它在空中的缠斗中更加的机动灵活。”

“你的意思是不是说,采用了新材料和新设计的它可以满足军方的矛盾要求?”岩崎弥久的眼睛亮了起来,说话的声音竟然有些颤抖。

“正是这样。”掘越二郎笑着点了点头。

还是在“96舰战”的设计期间,在三菱公司召开的新战斗机性能取向会上,军方代表就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一派认为:根据一战末期同中国飞机作战的经验,战斗机的空战能力主要取决于转弯格斗性能,而为了格斗性能必须要牺牲航程与度。而另一派则认为:日本战斗机的格斗性能必须优越,足够对抗世界任何战机,但和中国飞机相比,相差的是度,新式战斗机应该着重解决度与航程的问题,至于格斗性能可以适当牺牲。一时会上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谁也无法说服谁,只得休会。而当“96舰战”出现后,在同6军飞机的对抗演练中,竟然在高战机与慢双翼机搭配的战法下落败,更加剧了这种争论。然尔出乎岩崎弥久意料的是,掘越二郎竟然说新战机的性能能够同时满足“高派”与“格斗机动派”的需求,怎么能不大喜过望呢。

“新飞机的设计能够成功满足所有要求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新材料的应用。您知道吗?住友金属公司已经合成了一种级铝合金,称作‘5o岚金属’,这种铝合金比钢还硬,强度异常的大,因为有了这种金属,新飞机设计时就可以采用很细的飞机框架,并且我们就敢于在上面钻孔减重,此外铆钉的尺寸也可以设计得非常小,在能保证战机强度的情况下大大减轻飞机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