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四百二十七)石原莞尔的烦恼(2 / 2)


“敌不动,我不攻,但准备却要充分。”蔡锷笑了笑,说道,“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策,但最后的结果,还是需要用战争来决定的。”

“是啊!而且到那时打起来,很可能还是两线作战。”蒋百里有些忧虑的说道。

“从现在开始,多给国家争取一些准备时间,未尝不是好事。”杨朔铭知道大家并不完全同意自己的看法,但他仍然坚持了自己的主张。

想起在另一历史时空中的“八年抗战”(实际是十四年)中国因仓促上阵而付出的惨重代价,杨朔铭的心里就隐隐作痛。

那时的中国,因为没有时间和能力用钢铁来铸就长城,就只能用血肉来铸就长城了!

而现在的他,就是要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中国这一次,将用钢铁的洪流,将敌人通通淹没!

“从现在开始,大家最好多下去看看。”杨朔铭说道,“争取多现问题,在开战前完成整改,要不然等到真打起来再去抓,可就晚了。”

蔡锷明白杨朔铭的意思,不由得又是微微一笑。

他知道,这位财政部长大人,又要马不停蹄的下去视察了。

日本,东京。

漫步在东京街头的石原莞尔,看着繁华热闹的街市和来来往往的面带微笑的人群,心里不知怎么,却感到分外的沉重。

如今的日本,可以说迎来了历史上最为富裕和繁盛的时期。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战后的日本曾一度陷入“大6泥潭”,两次侵华战争的失败不但使日本丢失了台湾、琉球和北部朝鲜等重要殖民地,还严重影响了综合国力的展和战备建设。所幸社惠主义的苏联的出现给了日本机会,日本很快结束了和中国的战争,并和中国一道进攻苏联,取得了比台湾和北部朝鲜更加富饶和辽阔的东西伯利亚地区。

在随后的日子里,日本开始了全面展,日本天皇裕仁和元老们听从了永田铁山和石原莞尔等人的建议,结束了日本在中国大6的军事冒险,缓和了同中国的关系,专心经营东西伯利亚属地。在向东西伯利亚地区大量移民展建设的同时,日本国内也展开了如火如荼的国家建设运动,使得日本快转入经济展的时代,由于专心致力于国内建设和打造东亚经济贸易圈,日本不但缓解了国内的经济危机,军备建设和军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展。

经过一战后的十余年展,日本的综合国力增长了2oo%,煤炭、钢铁、造船、人造石油等产业都增长了三倍以上,其中水泥产量因为日本在国内外大兴土木,甚至增长了5oo%。日本成为了世界建筑大国。与德国不同,由于缺乏石油,日本国内重点建设铁路和港口,铁路全部实现了复线,东京、大阪等城市建造了地铁,港口吞吐量高居世界前茅,九州成为日本与东亚大6的航运中心,业务非常忙碌。

在战备方面,除了扩充国防工厂的产能以外,日本的全国各地还建造了统一的防空体系,建造了许多民防设施,日本政府已经做出了规划,准备逐步把各地易燃的木屋改造为不易燃烧的砖瓦水泥房屋。除此之外,日本在太平洋外海的一些据点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要塞化并不充分,远不能和英国的新加坡以及美国的夏威夷相比。

由于对坦克的重视,到现在的1939年为止,日本坦克的年产量已经提高到了2ooo辆,其中有不少出口给了亚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日本的火炮和飞机产业也同样依赖出口来拉动军需生产,实现了经济上一定程度的良性循环。日本的轻武器稍有不同,大部分出口给泰国、缅甸等亚洲国家,改善了日本在亚洲的形象,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日本虽然和中国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无法和北京结为同盟关系,仅仅是平等的互利合作,而石原莞尔等人已经认识到,这将影响到日本在未来战争中的部署。担忧被中美前后夹攻的日本,一度曾卷入中国内部的权力斗争,暗中支持地方势力反对北京政府武力,但可惜的是,北京政府的统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日本6军到1939年为止,共有51个师团,其中三个装甲师,其他都是步兵师。日本的师团人数平均为25ooo人,比欧美以及中国的师更大。但是武器装备较为落后,2o年代经济危机时没有钱升级换代,长期都以19o5年定型的38式野炮和19o8年定型的41式山炮为6军主要制式火炮。十年展期间才6续添置了一些新式火炮,编组为**的炮兵联队,在战时加强给主要作战方向的部队。

日本海军重点强化了航空力量和水下力量,以弥补水面舰艇对于美国海军的劣势。到1939年为止,日本共拥有14艘航空母舰母(其中1o艘大型航母,4艘轻型航母),7o艘潜艇,另外新建了“大和”级级战列舰,作为联合舰队的旗舰。在这些年间,日本还建造了大量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及很多运输船和油轮,使日本的海运能力大幅提升。日本人的思路是,在战争时期,运输船可以被改造成武装商船和辅助巡洋舰、护航航空母舰,强化海军的护航作战能力,虽然无法与美国相比,但多少可以减轻联合舰队的压力。

由于重视航空技术展,到1939年为止,日本海军航空兵大量装备了世界最先进的“烈风”式舰载战斗机,6军也装备了“飞燕”式战斗机。“飞燕”式战斗机拥有优异的水平机动能力,与“烈风”式战斗机优异的垂直机动能力刚好形成互补。为了增强“飞燕”的战力,航空本部责成相关工厂继续研更大功率的动机,提供给“飞燕”装备。

国际形势方面,日本也迎来了“左右逢源”的好时候。由于日本后来追随国际联盟各国承认了苏联,日苏关系开始稳步展,双方甚至开始交易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令日本人感到高兴的是,日本还从苏联获得了大量的石油。为了对抗中美同盟,日本进一步密切了日苏经济关系,用苏联急需的武器装备(例如海军除装的96式舰载战斗机)换取苏联国内的丰富资源。同时日本还和德国进一步展了合作关系,日本增加了对德国的商品出口,换取日本缺乏的精密机床。

在日本有意接近苏德的同时,苏德也为了拉住日本而使出了浑身解数,德国慷慨地向日本提供了88毫米高射炮的图纸,苏联则提供了坦克动机的样品,日本由互开始研装备88毫米坦克炮的重型坦克,计划两年内拿出样车,按照估算,在太平洋战场上不会有任何坦克足以匹敌。不过到目前为止,日本坦克仍以97式为主,装备75毫米炮的“三式中坦”还在研中,幸好除了中国之外,美英法三国在亚洲都没有强大的坦克部队,中国庞大的坦克部队又要分散对付苏联的机械化军团,因而不至于对日本构成严重威胁。

现在的日本,已经变得空前强大,远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但石原莞尔知道,现在的日本,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从历史上来看,日本一直处于中国、苏联和欧美等西方列强的包围之中,这一情况直到现在,仍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而日本想要打破包围,就必然要通过一场战争来改变!

改变命运的决战!

“在想什么呢?石原君?”一个声音在身后响起,打断了石原莞尔的思绪。

“噢,原来是迁政信君。”石原莞尔回过身来,看到了迁政信,不由得点了点头。

“石原君在想什么?”迁政信又问道。

“我在想,在未来的战争中,日本是应该先打支那,还是先打米国。”石原莞尔答道。

“我记得我们不止一次的讨论过这个问题。”迁政信听了石原莞尔的回答,大声笑了起来,“看来这个问题困扰石原君实在是太久了。”

“你怎么看?”石原莞尔笑了笑,问道。

“我当然还是坚持我原来的看法,先打米国。”迁政信答道。

“先打米国,太冒险了吧?”石原莞尔听了迁政信的回答,沉吟道。

“不错,米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日本无论国力军力,都不能与之相比。”迁政信说道,“但太战争其实就是一次大冒险。日清战争时,日本就在冒险,那时的清国,国力难道不强于日本吗?日露战争时,日本还是在冒险,但日本战胜了国力更加绐大的露西亚,日本其实一直在冒险中渡过。”

“可这一次,我们要面对的,是不是清国,也不是露西亚,而是米国!”石原莞尔说道。

“米国又怎么样?米国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不错,米**力强大,但米军有两处大洋需要防守,米军的防御重点,是在大西洋,而不是太平洋。从现在米军在亚洲和太平洋的兵力来看,要远远的弱于日本,只要日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美军决不会想到我们会登6夏威夷。只要我们克服万难,一战成功,就能够从此奠定太平洋的胜局!”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