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一十七章 军前使节(1 / 2)

第二百一十七章 军前使节

半个时辰之后,三千韩军俘虏将城楼上韩军的尸体全部清理完毕。

城外五百布远保底上,五百韩军俘虏每人手握一把铁锹,在上千魏军兵卒的监督下挖着墓坑。

一个时辰之后,天色已经微亮。此是城外的墓坑也早已经挖好。

三千俘虏开始将战死的韩军尸体往墓坑里扔。待他们忙活完之后,围绕在他们身外的魏军兵卒便纷纷搭弓引矢。

吴铭就站在城楼上静静的看着,看着那些韩军俘虏一个个被箭矢穿透身体的一幕。一波箭雨下去,还能够站起来的韩军俘虏都被补了刀。

最不幸的是那些个受了伤,但却没有死的兵卒,他们直接就被推进了墓坑里,不论死活还是挣扎,直接被黄土尘封。

看到这,吴铭心胸的怒火才隐隐的消散了一些。

返回城中之后,兵士们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吴铭便与张猛、柳云,三个人一起在主城府中,一边看着地图商议。一边用餐。

“这一次伤者一百二十一人,战死一千五百六十一人。韩军一万余人尽皆杀了干净,依照将军的命令,进城之后,我们并没有对百姓做过任何伤害。宜阳城没有重军,都是些新兵,索性伤亡不大。”柳云一边吃着,一边像吴铭汇报这次攻城的情况。

实际上即使他不说吴铭心里也大概有了底,自己带着的可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常备军。韩国因为饥荒,还是秦国与楚国援助之后生活才好了点,但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养常备军。

区区一万守军,且韩军斗志本就不高,若是这次伤亡高了那才是问题。

有伤亡就意味着战后的安抚。吴铭所提的最新军中改革没有通过实施,但目前为止,可以提升军队战斗力与凝聚力的也就只有强势的刑罚和战后的安抚了。

故此,吴铭朗声回道:“亡者一定要登记其名,依照军中规律发放抚恤金!另外伤者,轻伤给予治疗。伤好之后继续留在军中。重伤有残者,一样发放慰劳金,每人一金为标准。让其解甲归田,除非有亡国之大事,否则可以不参军。”

“诺――”柳云拱手应过。

这个时候吴铭才将目光看向张猛道:“可有下一步的进军方向你看的如何了?”

闻言,张猛动了动嘴边的胡子,面色略显犹豫的说道:“我军斥候已经探明,韩国两万大军驻守忻城,一万在宜阳,如今宜阳的韩军已经被我所杀。若大军东出直奔郑城,一路将是畅通无阻。只是,末将再想要不要先设法吃掉忻城的两万韩军,以免我军围困郑城之时韩军回援袭扰。”

说吧,张猛便静静的盯着吴铭看。同时柳云也讲目光看向了吴铭。

抛去阵亡的一千多兵卒,眼下能用的还有四万八千的大军,郑城的防御不是一般城邑可比,虽然没有多少守军,可是眼下韩王肯定也得到了消息。

登高一呼,国难当头之际,郑城以及周边百姓集结成军,守卫住郑城还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眼下的吴铭也知道,要想攻克郑城并非想想的那么容易,莫说自己这区区四万八千人。即使原本历史上强大的秦国在灭国战上也是要耗费很长的时间。

眼下也只有围城。若是围城,韩军回援,到时候可能会遭到韩军的夹击,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所以张猛才会有这么一问。

不过,吴铭听闻以后却没有丝毫的在意。只是简单的一句:“忻城的韩军不足为虑,令大军继续休整两个时辰,之后东出至郑城。明日此时,务必将郑城包围!另外多派伺候关注忻城韩军与秦军的动向。”

尽管吴铭说的很是轻松,丝毫没有忧虑,可是张猛却还是有些担心,犹豫片刻之后,这才应了一声:“诺――”

用餐之后,柳云与张猛便离开安排各自的事情去了。

在出了主城府之后,张猛皱了皱眉头,淡淡问道:“大将军不会是受到了什么激怒吧?如此行事,秦人若是趁此出兵,只怕不仅仅是失去河西那么简单――”

那声音充斥着担忧之色。毕竟吴铭连铠甲都没有换。张猛与柳云至今也不知道婚礼之上发生的事情。

不过,对此柳云只是微微一笑,随口说道:“这些天的事情,本身就有些怪。秦军在我南下之前北上,遇我大军之后却又匆匆返回,河西秦军同样在攻城,若是这支秦军绕过河东至临晋关,我们将是两年受敌,河西将会好比一个牢笼,我大军都会被围困在其中。”

看起来,她的神情比张猛放松的多。只是这一句话说出来,张猛却是不答话了,只是走在一旁思索。

两个时辰之后。

大军开始在宜阳城外集结。顶着酷热的日头,不足五万的大军整齐列阵。兵卒们一个个却是神采奕奕,充满了战意。

酷暑与寒冷对与他们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烈日下的训练,早已经让他们习惯了这一切。

“禀将军,时辰已到――”一个兵卒疾奔至吴铭的面前拱手禀报。

话落那兵卒退至一旁。吴铭一扬手,朗声说道:“启程――”

军旗在烈日与微风下摇曳。先头的大军已经开始了前行。

吴铭与张猛、柳云依旧是在中军,五万大军的行进,中军开始行动的时候都已经是片刻之后了。

但就在吴铭刚刚催动坐下战马前行之后,两个兵卒便压着一人从前军快速奔了过来。

“禀将军,此人单骑拦路,说一定要见到将军不可。”到了吴铭面前,一个兵卒拱手说道。

此刻,吴铭呵停了战马。定眼朝着那人看去,第一眼给人的感觉,这老头身份不俗,该是韩国朝臣,毕竟这个年代对衣饰有些特别的严格要求,平民跟本不能穿这种衣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