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小娇媳第192节(1 / 2)





  小哥沈钰景在鹏城也在扩大自己厂的规模,飞速转变且发展的时代机会非常多,一旦登上了时代这艘巨轮那就是每一天都是翻天覆地的新景色。

  三姐夫也看重了服装这块,又有纺织厂所以就同小哥联合开始在川城那从棉纱到成衣一体的工厂。

  所有的样板设计都是小哥这边对接港城甚至国外的企业,不管是样式还是质量都是引领一个城市的开端,效果自然是非常好的。

  现在三姐在北京这边又开起了门市部,算是代表她们服装厂的一个旗舰店。

  地址是沈婉枝帮着选的,选的是王府井街道那边,现在那边人流量大,又有不少的外国人。

  正好何秀英和曹文彬也搬到了北京,两个人在七六年就回去了,这些年随着文玩古董的价值起来,曹文彬的画作也得到了不少人关注,而且因为他是国画大师的关门弟子,又是美院毕业,被聘请到了大学这边做国画老师。

  何秀英跟着丈夫学习了很多年,虽然依旧没能考上大学,不过文化和文凭不冲突。

  但是她也不想在家做个全职主妇,看到沈婉枝她们的事业蒸蒸日上,也动了心思。

  所以与沈婉枝一商量,沈婉枝想到了她出神入化的绣工,就打算让她把这门技艺传承开来。

  干起自己的老本行何秀英自然是开心的,可是她又没做过生意就请沈婉枝来帮她安排,她出钱沈婉枝出想法,最后盈利是三七分,她七沈婉枝三。

  沈婉枝觉得自己可太赚了,也就说几句话的事情竟然可以分到这么多钱。

  何秀英当时听着沈婉枝的话还笑她怎么就知道能挣很多钱呢?指不定赔本了她也分不到钱了。

  沈婉枝对自己的想法和何秀英的想法都非常有自信自然是不觉得会失败的。

  所以当开业那天何秀英就接到了两个大订单简直开心的合不拢嘴。

  还连同三姐她们服装厂的门市都接到了两个老板的订单。

  沈婉枝是让何秀英做的是纯手工绣花旗袍,还搭配一些蚕丝绣品,团扇什么的都有。

  绣娘找了好几个用玻璃做的展示台,绣娘在里面绣花,外面大厅是展示台。

  这个时候国外后世所熟知的奢侈品也都在看着国内这块大蛋糕了,属于本国的奢侈品沈婉枝也想推向世界。

  而且她们这个才真奢侈,虽然只是在八十年代,不过识货的老外不少,今年两个订单都来自于国外。

  沈婉枝走的是预售模式,毕竟纯手工绣娘绣好,旗袍大师才做,这东西快不起来。

  本来是打算收取定金,不过因为这样的店在北京还属于独一份的,对方也是真心喜欢所以直接付了全款。

  连同三姐的门市也受益。

  何秀英没想到开业第一天就开门红,晚上在烤鸭店定了为止,请大家吃饭庆祝。

  席间对今天的开门红已经非常满意了,不过沈婉枝却说,“秀英嫂子,这还不算什么。”说着就把自己更深的想法同何秀英分享了,何秀英一听简直乐得合不拢嘴。

  她还真没想过自己以前不过是个小小的绣娘有一天能真的站到那么高的位置上去。

  沈婉枝没敢画太大的饼,怕把何秀英吓到,没想到也就这么规划了一下秀英嫂子这就满意成这样,自己心中那种成就感扑面而来。

  沈玉兰想到了丈夫的话自家小妹这脱胎换骨的智慧还真是无人能及啊。

  服装这个速度属于是稍微慢一点的推进步伐,沈婉枝做了一个大规划方向,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三姐和何秀英她们自己处理了。

  而她们食品厂的门市部现在也在北京城里开了四个了,表哥的意思在海城还有鹏城那边也会相继开经销门市。

  饲料厂现在差不多把川城占领了,现在不仅是养殖户分散的农户也都知道了他们饲料厂。

  饲料不像食品,推广是按照相邻城市推进的,七九年第一家进到国内的外企农业集团几年时间差不多已经占领了北方市场,办公大楼还准备搬到北京。

  在几年后连同大众熟知的一档电视节目还是这个集团冠名且联合承办。

  这是一代人的记忆,也代表了别人资金的雄厚,沈婉枝她们的厂子暂时比不过这样的大集团,所以没有冒进,而是打算从西南那边向中推进。

  表哥最近都在周边城市考察,回来也是非常赞同表妹的想法,然后又大量招聘了一批销售人员。

  时间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内的旅游业已经迎来了小高峰,随着经济开放十来年,国外对这个神秘古老的国度好奇心越来越重,来京旅游的外国游人越来越多。

  十来年的时间入住的外国企业更是数不胜数,国内的企业也迎来了自己高速发展的时代。

  家里的厂子一再扩大,三姐夫同小哥抱团发展,表哥则是和沈婉枝这边不停推进饲料和食品的发展,前两年又并购了西北的一家牛奶厂。

  而九十年代初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下岗潮也快来了,最开始是采取的停薪留职模式,后来是直接下岗。

  也是私有企业高速发展的时代,有利有弊。

  沈婉枝家里同舅舅那边以前很多的人都在国有厂子上班,也就是一点点的做起了自己的事业才没能被这一次的下岗潮波及。

  但是大姐那边还是受了影响,大姐同大姐夫一直在林城,大姐本来是文工团的,后来她们属于职工文工团的被取消她就被安排到了林城的国有厂上班。

  大姐夫也有稳定工作,职位也不算低,所以对未来就不想弟弟妹妹们那样,求的是稳定。

  没想到这一次下岗潮就到了大姐这边,她还有不到十年就可以退休了,现在却面临就业危机,而且家里还有正在读大学的孩子,所以整个人变得十分消沉。

  大姐夫安慰了许久,按照他现在职位工资养孩子没问题,虽然日子会苦一点,可还是能过。

  但是大姐却不是那么想的,当年弟弟妹妹就问她要不要参与到创造大事业的浪潮中,她因为求安稳拒绝了,现在这个样子总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整个人就像没了精气神一样。

  她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半个月,姐夫实在担心她,才赶紧给几个妹妹和弟弟打了电话。

  沈婉枝听了正好要去林城出差,没想到大姐下岗了,书里明明大姐的工作非常安稳到退休,这也是当初大姐依旧选择工作她也支持的原因,怎么这一次就下岗了呢?

  她没多想,当天下午提前就带上行李先飞去了林城,而接下的时间别的姐姐和小哥也从不同的地方买了机票飞往林城大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