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节(1 / 2)





  钟氏嗔怪道“我本来就说了,长幼有序,我家三丫头人才也好,又有才名,还是良妾所出,岂不比小五那丫头生的好些?偏姐姐不愿。”要不然也没有这出事。

  成国公夫人叹气道“我哪有不愿的。是你姐夫不愿,说你家三丫头人才还是略嫌普通了些,配不上他那宝贝小四。”

  成国公的庶出四子周自齐,自负才貌,发誓要娶一绝色女子。这身份地位相当的绝色女子哪里是易寻的。好容易有一个孟悠然,人家爹还不同意。

  这个不行,就再想法子去,再相看姑娘去,成国公夫人自嘲的笑笑。做成国公府的正室夫人,是容易的么。

  钟氏对孟赉很是生气,拉着姐姐倾诉了半天,一腔闷气吐了个差不多,说到最后突然笑了出来“不过一个庶出的,宠成这样,看她将来能嫁个什么人!去年大嫂给说过魏国公府的张并,你妹夫也是看不上,结果呢?人家现在是征虏大元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钟氏越笑越不厚道,“这许了人家又不让我知道是谁,肯定是女婿不好说不出口呗。”

  钟氏衷心的遗憾,“姐姐你说,这张并刚打了个大胜仗,怎么还不般师回朝呢?”若张并得胜回朝,得了朝廷封赏,光宗耀祖的,再娶个世家嫡女,孟赉到时不知要后悔成什么样子。

  张并带领大军杀退鞑靼人,追击过了长城,杀入鞑靼可汗王账,斩敌上万人,消息传来,举国振奋。朝廷已派专使去边境褒奖。

  这么好的人家还不肯嫁,当你闺女是仙女下凡?

  成国公夫人微笑道“这我哪里知道。我也奇怪呢,怎么打了大胜仗也不回来。不过小妹,张并可不算是魏国公府的人,他自称太原张并,圣上给赐了单独的府邸,他府中有自建的祠堂。

  连祠堂都自建,那是真不打算回魏国公府了。钟氏睁大眼睛,浑然不解,有个正经出身不好么,为什么不回去呢。

  成国公夫人知道妹妹的想法后,柔声道“若是寻常年轻人,自然是认祖归宗有家族依靠最好,可他都已凭一己之力做到大元帅了,家族对他不只不是依靠,还可能是个负累,不回去也对。”魏国公府现在这个形势,若张并回归,怕是整个国公府都要靠他撑起来。

  钟氏似懂非懂,成国公夫人笑笑,“听说魏国公都气病了。”钟氏很是诧异,“那他岂不是很不孝?”把亲祖父都气病了。

  成国公夫人摇头,“不是。魏国公为什么病的,大家伙儿心里都清楚,却是说不出来。张并已是二十岁了,从没写进族谱去,魏国公府有何脸面说张并不孝?更何况张并自立门户还是魏国公吩咐过的。”一个家族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的人,如何能指责人家不孝。魏国公府虽有些败落了,却还不至于如此下作。

  钟氏自此后对前线战事也有些关心起来,倒常常吩咐孟正宣和孟正宪给念些战报。一心盼着张并早日凯旋,好让孟赉父女两个后悔不迭。

  “娘怎么突然关心起战事了?”孟正宪不解,悄悄问哥哥。

  孟正宣也不知原因,却不甚在意,看看前线战报又没坏处。只微笑着打趣弟弟,“许是怕你们再悄悄上战场去。”

  孟正宪红了脸。去年冬天他和钟煓瞒着家人跑到军营想参军,被伏家老大一招撩倒,张并开解他们“报效国家,不是只有上阵杀敌一途。保卫皇上,保护京城百姓,一样责任重大。”推荐他俩一个去宫中做了侍卫,一个去了五城兵马司做了副指挥。

  孟正宪不平道“他真是大言不惭,说什么我们两个还小,他比我们又大不了几岁!”孟正宣看着幼稚的弟弟只笑不说话,张并年龄虽不大,处世却老到,像弟弟和表弟这样瞒着家里去参军的,他怎么会要。军中有这样娇生惯养偷跑出来的世家子弟,不是力量,是麻烦。

  这般轻松麻利的便把人送走了,孟家、钟家,一个没得罪。

  “有何不好?五表弟这几个月功夫,救过三次火,捕得盗贼十数人,京城百姓大为称赞。”孟正宣真觉得这样也挺好,前线战士固然伟大,维护好京城治安也很难得。

  “就连你,不也抓过一个闯宫的刺客,立了功。”其实是一个疯子,不知怎么的硬要闯宫门,被当值的孟正宪奋勇擒获。

  孟正宪低声嘀咕道“我还是想上战场打仗。”孟正宣笑道“有哪个将军敢要你?尽管去。”

  孟正宪泻了气。张并那么客客气气的亲自把二人送出军营,还有哪个将军敢要他俩?

  这仗是别想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