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0节(1 / 2)





  胡御史袁郎中都是在朝中官之人,当然听说过裴状元太太三天在太平居吃二十屉包子的坊间传说,今应在此节,二人相顾对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店家妇人笑,“客人别笑,我们家的包子,县尊太太也常打发家中使女来买。”

  “那更得尝尝了。”胡御史笑着夹起个小笼包,醮些醋来吃,味道的确不错。

  吃罢早饭,二人漫步在月湾县的街市繁华、秩序井然,哪怕街角深处的茅厕都打扫的挺干净,心下也得感慨一声,状元郎就是状元郎,能短短三年将这座小小的北疆小城治理到这般气象,着实不凡。

  尤其在建的外城,看得出裴状元很聪明,将外城划分为东南西北四座坊市,如今南坊已经建成,自城南到外城南坊市只隔一道门,而在建的西坊与南坊砌墙相隔,如此,在建的西坊并不影响到南坊的生活。

  两人的微服私询相当细致,连建外城的百姓的月钱都打听出来了。还雇车到城外看到了正在修建中的井渠,据修井渠的百姓说,县尊大人会将井渠修遍整个月湾县,以后大家就不用怕天旱无雨,没法灌溉田地了。

  便是两人自诩帝都为官,到关外蛮荒之地,也被裴如玉的手笔所震惊,便是他们也得说,裴如玉当真是一干将!

  袁郎中更是感慨一声,“不论修城筑墙还是挖建井渠,裴大人不肯白用百姓,这是他善待百姓,只是这样的工程,断然不是小数目的银钱能支撑的。月湾县富庶至此,交给朝廷的除了那点微不足道的粮税,再无其他。裴大人这心里,到底没有装着朝廷。”

  春末的阳光落在胡御史的眼底,胡御史露出一个若有似无的浅淡笑意。

  第137章 挨揍

  立夏端来热水放在脚榻上, 单膝跪在地上给自家大人去了靴袜。胡御史双脚放进略热的木盆, 舒服的小声抽气,将手里的书册放于一畔。

  “大人走了一天, 烫烫脚去乏。”

  “袁大人要的书送过去了没?”

  “送去了。不过, 我看袁大人怕是没空看。袁大人正伏案写什么, 挺入神的模样。”

  胡御史耐人寻味的笑了笑, 拿个隐囊垫在腰后一靠,立夏服侍着他洗脚,说道, “大人这脚心, 都走出茧子了。明天还要继续在县里逛么,大人倘是劳累, 不妨歇上一日。”

  “要我说,也不必这样辛苦,不过,看袁大人的意思, 明日必要再逛的。”胡御史道,“我这条老命可不奉陪了。”

  第二天胡御史就一幅脚沾不得地的模样,斥责立夏, “我说没事, 非要把水泡给我挑破了, 这让我如何走路!”

  胡御史行不得路, 袁郎中连忙令人去请大夫,胡御史叹气, “袁老弟不用担心,让这起子不中用的去吧,别误了你的事。”

  袁郎中也不会不明白胡御史这是不想再到城里逛了,故而,客套一番,袁郎中先独自一人去了城中。

  立夏跑了一趟药铺,面儿上也带了些恼意,“我原想大人一路辛劳,请个大夫来为大人调理一二也好,这县城真是,药堂里就一个卖药的学徒,还不会开方哪。我说去找大夫,学徒一打听咱们调理身子的,还劝我别去,说他家师父事忙,没空给人调理。”

  胡御史舒舒服服的倚着窗外软榻看书,笑道,“这么大派头的大夫,必有自己个儿的底气。”

  “大人真是神算。听说这大夫是裴县尊的叔叔来着。”

  “那就难怪了。”胡御史笑,“我身子没什么大碍,无非就是赶路有些累。出门在外,咱们凡事低调,宁可让人吃些亏,也别去得罪人。给我泡壶茶,这店里的水好,泡茶格外香。”

  立夏忙去泡茶了。

  ——

  袁郎中一行出了客栈,身畔亦有小厮道,“昨儿瞧着胡大人还好好的,今儿突然就走不了路了,也不知是不是装的。”

  “行了,我俩差使原就不同。胡大人正经二榜进士,清贵御史,不染凡尘也是有的,咱们可是踏实做事的。”袁郎中今天的走访的是白家的一系列产业,白家布铺白家染坊白家羊毡地毯店白家靴子店以及白家成衣店白家杂货铺,总之整个南半城都是白家的产业。

  袁郎中抹一抹额角细汗,心下惊愕:姓裴的这是以一县之力养他一家之人哪!

  待到中午,袁郎中累的衣衫半透,便在就近一处大馆子就餐。侍从捡着招牌菜点了几个,袁郎中吃着砖红色的奶茶,腹中饥饿便从荷包里摸了个肉脯出来,店家正好看到,脸色不大好的问,“您刚刚吃的是什么肉?”

  袁郎中道,“羊肉脯!”

  “我们店不准吃猪肉!”店家指着墙上的一行大字,怕有不识字的,还在墨字旁画了头猪,猪上打了个叉。

  基本上只要不瞎的,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那随从不悦了,扬下巴道,“从没听说哪个店不许吃猪肉的!吃猪肉怎么了!你这店里是什么怪讲究!”

  “我们店就不行,这是规矩!你们要吃猪肉,就请到别家去!”

  “还撵客怎么着!”随从们开始挽袖子。

  袁郎中不想惹麻烦,但也很不悦,毕竟他是帝都户部五品郎中,在帝都自不算什么,但在这乡间小县,裴如玉堪堪与他平阶,而帝都官外出高半品,就是裴如玉在他面前,也要敬他一声前辈的!如今这么个小小食馆,就敢撵人!

  袁郎中当时便冷冷一哼,朝随从摆摆手,“罢了!”然后,他把荷包拿出来,大摇大摆的吃起肉脯子。

  店家抢过一闻,劈手摔在地上,脸色铁青,“欺人太甚!”

  ——

  李千户指着正在修建的外城,细致的同裴县尊说着修建情形,今年定能将外西坊修好。

  太阳照在李千户黝黑的面颊,一位百户端来两碗橘红茶汤,裴如玉端了一碗喝两口,“房舍盖好就抓阄分房。”

  “诶,兄弟们都盼着这一天哪。”如今县里房舍也要三五十两一处的,倘位置好些更要贵上几分。裴如玉不白用军户建城,已经承诺他们,待坊舍建好,一人一户新院子,院子当然不大,但也够一人一家住。故而,大家建的格外卖力,也肯下功夫。

  关键是,有宅子好娶媳妇啊。

  陆陆续续的,已经有不少军户娶上媳妇了,尤其裴如玉近来宣布新政,军户孩子以后读书还有优惠,直接能减免束,以至这些军户虽年纪略大些,但因分得田产,还有县里分的宅子,再有这些读书的优惠,而且每月月银能准时拿到手,故而在婚姻市场上也有些竞争力。

  裴如玉巡视过在建的外西坊,正要骑马往外南坊去,就见远处快马赶来,司墨满头薄汗,勒马上前,禀道,“大人,城中斗殴,到衙门时有位大人表明身份,是帝都户部袁郎中。”

  “怎么回事,具体说说。”

  说来真是让人无语。

  裴如玉虽早知胡袁二人到了县城,但二人既不去衙门,也便随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