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1节(2 / 2)


  徐氏说得含糊,在场却并无太蠢笨之人。托罗薇蓉上次一闹,袁恪在及第街宣扬,所有人都知道当年身怀六甲的徐氏曾协助平西将军守城。原来守城时还有这般惊险,也怪不得弘真大师破格收下。这造化伴随着多大风险,正常人非但不会嫉妒,反而只有佩服的份。

  常太夫人已经傻了眼,她能得知此事,还是沾了常家的光。荣氏能轻易安排元桃到松寿堂,反之即便手段不怎么高杆,常太夫人也能安插点人去他们那边。当然庶长房这边人太精明,且这些年一直随罗四海升迁而搬家,不好安插人手。但多年来一直在金陵为官,住在乌衣巷的徐家,若是有心总能插进人手。

  当日初知此事,失态之下徐家疏于防范,便被人钻了空子。选在今日公布,是常太夫人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即便扰了二丫头终身大事又如何?三王爷本就看那帮人不顺眼,毁了三丫头王府只会高兴。

  可她怎么都没想到,本来胸有成竹的一件事,到头来怎么就被如此轻易的扭转。

  不远处大秦氏连连摇头,太夫人真是老糊涂。莫说两边早已分家,没分家的时候她都惹不起庶长房,更惶论现在。

  不说别的,如今平西将军生死未卜,且是打了胜仗后才出事。一顶欺凌将军府妇孺的帽子压下来,就够伯府受的。想到这她打个激灵,忙吩咐奏乐,心下却祈祷徐氏能宽和些,莫要深究此事。

  徐氏被众夫人围在中间,听着他们或佩服或劝慰,眼神一扫与大秦氏四目相对,收到她讨好的目光,稍作惊讶她便明白其中关节。夫君和儿子在外拼死拼活赚那些战功,她怎会如此轻易地用到。太夫人不过是曾经的手下败将,她还没放在眼里。

  想到这她唇角一勾,轻飘飘地吐出一句话:“娇娇性子好,倒从没在意此事,想来这会她正代弘真大师,去往慈幼局送今夏用的竹席。”

  慈幼局……代弘真大师……

  单这两个词便足以证明一切,常太夫人眼前一黑:这下谁不高看庶长房一眼。

  第84章 落日殇

  三王爷侧妃出嫁时的府上闹剧,顺着风吹遍金陵城的大街小巷。一时间众人反应倒是出奇一致:将军府小姐颇有乃父之风。

  至于文襄伯府:那家人连积善的百草堂都能害,做出这等事也不是太难理解。

  唯一让人疑惑的就是三王爷,这位文采斐然的天潢贵胄,怎么偏偏看上伯府二小姐。抛开其它不说,单及第街那一出,就能看出她不是什么好东西。偏偏三王爷视若罔闻,敲锣打鼓偏要娶了她。

  老百姓哪管什么正妃侧妃,一顶小轿悄无声息抬进府门的那才是妾,敲锣打鼓迎进去的都是王妃娘娘,往后见了还得磕头。今日这动静,在多数人眼中,就是三王府在抬举罗薇蓉。

  故而喝完喜酒进洞房时,三王爷脸是黑的。得亏不用掀盖头,不然保不齐他就把人晾在那。当然这会他心情也没好到哪去,随便应付下,强忍着不顾罗薇蓉楚楚可怜的神色,他迈过门槛扬长而去。

  独留罗薇蓉一人,在宽大的房间里低泣。

  偏偏有人还见不得她安安静静地悲伤,房门推开,王府前院妈妈进来,说是请实则半逼迫地拉她去前院,给王爷朋友敬酒。

  “这不合规矩。”

  罗薇蓉的陪嫁丫鬟忙拦着,王府妈妈却是一个眼神都没给她:“当你们主子是王妃,朝廷那条律法写着,侧妃这么金贵,连王爷朋友都不能见?”

  扯着帕子,罗薇蓉几乎咬碎一口银牙。这妈妈虽然面上倨傲,但说起话来却圆滑,整个人跟泥鳅似得滑不溜手。她当然知道这是王妃授意,可如今却丝毫抓不到把柄。

  形势比人强,早点生个儿子才是正经。不就是见几个文人,还能把她吃了不成?

  “妈妈莫要在我这嗷嗷呵呵,既然王爷有令,那妾身定无不从之理。”

  挺直脊梁她往前院走去,直到坐下后她才意识到自己想得太简单。诚然如她所想,三王爷友人大多数文人。但向来风流才子粗鄙武夫,风流还要排才子前面,文人要玩,绝对比武将玩得尽兴。

  时下文人多以士人自居,何为士人,就是士大夫,士大夫讲求风骨。这帮子人即便做不到,大面上也得装一装。好巧不巧,今日文襄伯府之事,给了他们现成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