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5节(2 / 2)


  看样子,太子的确是不希望别人知道她的全名。

  至于其他,都是无关紧要的话,她怎么回都无所谓。

  “听你的口音的确是老京师了。”皇后说着点了点头,转向太子道,“眼瞅着也是要做爹的人了。看着你们这一个个新鲜朝气的模样,本宫是真的觉得自己老了。”

  “皇后娘娘容姿不改,青春依旧。”宜妃道,“倒是臣妾,近来越来越不喜欢照镜子,每一回都能找出一处新的细纹,真真是气人。”

  庄和闻言,娇声道:“母后和母妃正值盛年,跟我站一块儿,就跟姐妹一样,不该有此感慨。”

  “你这孩子,胡说八道什么。”宜妃虽是责怪,脸上的笑意却浓了。

  皇后亦是笑,只是没去接话,而是将目光转到燕渟身上:“眨眼,梁王来此也快二十年了,明年这个时候,你便能回到故国。”

  燕渟一直漫不经心地坐在旁边饮茶,似乎并不关心凉亭中众人的对话,一副游离于外的样子,此时因皇后问起,轻飘飘道:“我虽生于北梁,却是长于南唐,南唐于我,比北梁更似故土。”

  徐幼宁侧头看着燕渟。

  跟别人说话的燕渟,和跟徐幼宁说话的燕渟,判若两人。

  他语声淡淡,神色亦是淡淡,似乎藐视着周遭的一切。

  皇后始终温和地笑着,同燕渟寒暄起来,太子、宜妃和庄和不时插上几句,一时之间,凉亭里倒是言笑晏晏的。

  看起来,皇后跟宜妃相处挺融洽的,慧贵妃却跟她们俩都剑拔弩张的,那应当还是慧贵妃自己有问题……

  想到这里,徐幼宁赶紧把心里的小九九收起来。

  慧贵妃的闲话,她不敢说,连想都不敢想。

  听着他们的谈话,徐幼宁对燕渟的事又知道了许多。

  原来,燕渟一直住在宫里,难怪跟庄敬庄和两位公主都那样熟悉。

  原来,太子小时候不是养在长春宫的,而是一直养在皇后身边,直到十岁。难怪他说话做事的方式跟慧贵妃一点都不一样。

  这样挺好。

  一个慧贵妃已经足够让徐幼宁心惊胆战,要是太子也是个小慧贵妃,徐幼宁觉得那她在东宫日子就难过了。

  她正津津有味地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捕捉消息,冷不丁地,太子转了过来。

  “出来这么久,是不是觉得累了?”

  累?

  徐幼宁一点都不累,不用回别人的话,只是坐在这里听他们说话可太有意思了。

  “我不……”徐幼宁刚一开口,太子的目光就沉了下来。

  她顿时知道,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累,”可惜她已经收不住了,瞬间将最后一个字说出口。

  话一说完,明显感觉到太子的眸光更锐利了,一个眼刀子便吓得徐幼宁脚打颤。

  燕渟似乎察觉到了这边的动静,温和道:“今日的天儿不错,不闷。本王听御医说,有身孕的人不要成日闷在屋里头,在外头多走动,多看看,反倒更有益处。”

  皇后赞许道:“这倒说到点子上了,宜妃,你还记得许昭仪吗?”

  “记得,当年,许昭仪是跟我一年进宫的。那会儿,最得宠的就是她了。”

  “是啊,你们那一年选秀,宫里留了三个人,虽说是当着你的面,可本宫不得不说,那个时候她的人才是最出众的。”

  宜妃的脸上并无丝毫愠色,笑道:“可不是么,皇上翻许昭仪的牌子最多,进宫半年她便有了身孕,真真风头一时无两。”

  庄和道:“我怎么不知道这么个人?”

  “你当然不知了,这许昭仪怀孕之后,整日躺在屋里不动,胃口又好,等到生的时候把孩子养得太大,根本生不下来,母子一块儿走了。”宜妃说着叹了口气,“许昭仪若是能平安生产下来,到如今至少也是妃位了。”

  燕渟笑着望向徐幼宁:“两位娘娘的过来人之谈,听到了吗?”

  “听到了。”

  皇后瞧着他们俩一问一答,笑言:“你跟幼宁,看着倒是投缘。”

  燕渟点了点头,“确实啊,方才我听到幼宁说自己年方十八,想起了一些往事。”

  “什么往事?”庄和好奇地追问。

  宜妃看了她一眼,庄和撇了撇嘴,装作没看见,眼睛只望着燕渟。

  徐幼宁也很好奇,燕渟要说的是什么往事。

  “皇后娘娘应当还记得吧?十七年前的事。”

  皇后的脸上显出哀伤,“记得,怎么会不记得呢?都已经过去十七年了么?”

  “当年本王来南唐的时候,一并将本王尚在襁褓中的妹妹带来了南唐。”

  庄和忍不住道:“既然还在襁褓中,为何还要带来南唐呢?”

  那么小的孩子,怎么经得住路途颠簸。

  燕渟道:“本王的母后是南唐人士,身子一向不太好,生完妹妹没多久便撒手人寰了,舅舅护送我来南唐,不忍将妹妹独自留在北梁,想着南唐气候温暖,或许更不易生病,便将妹妹带上了。”

  “谁知,半路上梁王一行遇到劫杀,小公主的马车不幸坠落山崖,尸骨无存。”皇后脸上的神情益发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