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8章(1 / 2)





  纪清歌到底是伤了根底,虽说是有良医每日诊脉仔细调养,但这却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回来的,一方面是海上数日几乎被拖垮了的精神短缺,一方面又似乎是被重新剖开的秘密惊吓到的缘故,她当夜又重新起了低烧,热度不高,却缠缠绵绵的一连数日不见好转,段铭承放心不下,每日都来守着她。

  其实低烧除了会浑身酸痛乏力之外到不至于让人神志不清,纪清歌已经习惯了每次睁开眼睛都能看到段铭承守在一边,或是看账簿,或是在低声吩咐事情,然而不论他手头正有何事,只要她醒来,段铭承必定会在。

  哄她吃药,亲自安排她的饮食,陪她说话解闷,一来二去,纪清歌反而不好意思起来。

  ……他的伤比她严重,她不过是太过疲累一时缓不过来,慢慢养上一阵子也就好了,又哪里值得他这样不顾自己伤势天天照料她?

  “我反正也是醒了没事做,不过是看看邸报罢了,自己一个人看和在你这里看反正也没什么两样。”

  “可段大哥你的伤……”

  纪清歌虽然这阵子一天十二个时辰恨不得要睡十个,但段铭承除了每日傍晚会回另一辆马车歇息之外,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她这里,他的情况他自己虽然不说,但他时常的低咳她却已经不止一次的看到过。

  每一次,都是要靠着药茶才能平息。

  纪清歌看在眼里,心中不是不担忧,但在这件事上,她一个不通医术的人担忧也没有用。

  兑组的医者已经尽了全力,她又能如何?

  “无碍的,施良景同都是良医,药材又不短缺,按时服药,还能如何?”段铭承只是笑笑:“这每日里也就是看看邸报账簿,哪可能累的着我?”

  这话说得虽然过于轻描淡写,却也大部分都是实情,比起他以前领着飞羽卫们风里来雨里去,现如今养伤期间与其说是清闲,还不如说是懒散。

  该用的药用了,该服的药也服了,除了寻不出更多的回天丹来给他,施良景同两个人就只差没割自己肉拿来做药引了,做到这个份上,人力基本已经穷尽,更多的,只能交给时间。

  车队行进并不快速,除了顾及到段铭承纪清歌两人的伤病之外,每到一处,都还要稍作停留大肆购粮,这一路飞羽卫并没有隐藏身份,所到城池都是第一时间通知当地官员配合买粮,段铭承也并不多买,而是视城池大小而定,买空城内粮商库存之后便征用当地官府的官仓。

  如此一来,倒是顺手又揪出了几个在官仓中以陈充好以及压根就核不上数目的官员来。

  对于这些官员,段铭承没留一点情面,每一个都一撸到底。

  能在当地寻到顶替官员的就地提拔,寻不到的就直接封了衙,等待朝廷另派人接任,从他这里发往帝京的信函因此繁多了起来。

  就这样走走停停,跟随在他们一行身后的运粮车辆便越来越多,队伍也如同蜿蜒的长蛇一般,愈加壮大。

  当他们终于抵达江淮地带的时候,一路上收购的粮食已经有十万石。

  江淮地带自古以来都是鱼米之乡,段铭承的计划,是在这里凑足三十万石。

  而与此同时,白海一行中抓获的人犯和证物,已经不能再耽搁,他接下去的行程安排里没有他们的位置,点了四名飞羽卫负责带队,就从江淮本地公差中抽调了二十名捕快,一并负责先行押送回京,而其余的飞羽卫都被他直接分散去了偌大的江淮平原各个城镇,任务只有一个——买粮。

  粮商有粮就买粮商的,官仓有粮就买官仓的,除此之外,还会找当地富户豪商买他们的存粮,总之,飞羽卫就如同嗅觉灵敏的猎犬,谁家有充足的存粮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飞羽卫们办事利索,等他们一行迤迤逦逦终于行到淮安的时候,跟在后面的已经又多出了五万石粮食。

  淮安城是江淮平原最为繁华富庶的城镇,要在江淮买粮,就不可能绕过淮安,段铭承也没打算放着这块肥肉不啃,直接入了城之后只勒令知府宁博裕开官仓,与巽风核对数目,验看是否以次充好。

  他虽然并未亲自露面,但消息却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整座淮安城。

  靖王段铭承驾临淮安,正在大肆收购粮食。

  知府宁博裕自从那一次被靖王当面寻了不是下了脸面之后,心中就始终不自在……他若早知道那个卫氏女的遗脉会阴差阳错入了靖王的眼的话……又怎么会……

  心中不是不后悔,只是后悔也晚了,和纪家二姑娘的定亲早就人尽皆知。

  何况……宁博裕自诩浸淫官场多年,他心中尚还留存着些许隐秘的庆幸——

  ——虽说那一日靖王殿下给那纪家大小姐出了头撑了腰,但……却也没有过多追究。

  这其中究竟是靖王殿下单纯见不得一个弱女子受家族欺凌?还是不想太过插手与卫家有关的事?又有谁能说得准呢!

  那件事之后纪正则曾携厚礼亲自上门拜访,一则是不想断了这门亲,二则是靖王的这一举动让他们两个自诩老谋深算的人都有几分摸不着头脑。

  ……那卫家……在上边的心里,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安国候卫昊阳是前朝武将,手握重兵戍卫西北边境,一生戎马,几乎都在与鬼方抗衡。

  这样的家族,按理确实可以夸一句国之栋梁肱股之臣,但……毕竟是前朝臣子。

  这也是为什么宁博裕执意要换了人选才肯做亲的原因。

  再是忠勇,到头来也只怕是一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阅遍史书浩荡,有哪一个皇帝能容得下一个手握重兵的前朝武将?!有外敌的时候,自然是要安抚重用,但……若外敌没了之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