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5节(2 / 2)


  他把衣袖递过来:“你已经御剑很熟练了,可以拽着我闭着眼睛吧。”

  俞星城伸出手抓住他衣袖,却没闭上眼睛,等他们掠过深夜万户人家的阑珊灯火,她轻声道:“你这么会照顾人,也一定是个好兄长呢。”

  温骁一愣,没回头。一定是温嘉序跟她说了什么吧。

  他没回答,只低声道:“别信他,别听他。不论他说过什么,那都、那都不是我想做的事,那都不是我愿意表现出来的样子。”

  俞星城听着远处湖面上传来的笛声,闭着眼睛笑道:“嗯。我知道。”

  很快,距离万国会馆开幕只有十天左右的时间了。

  苏州陷入了一种奇妙的平静,许多人看着万国会馆的大门又打开了,进进出出的洋商又多了起来,街市上再也见不到反洋的标语,开膛手也渐渐不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浪潮过去不过一个多月,却像是从人群的记忆中渐渐抹去。

  他们自然不会知道,作为观星厂监侯的开膛手,早被连夜送入京师。京师还需要审问他一段时间,就算要处死,也不着急在这个时间点。

  而闽浙总督钟曾筠与四川总督一同到达京师,最近一直沉迷于问道的崇奉皇帝,似乎将二人叫入私修的宫内道观中,有过一段谈话。

  四川总督与其治下多名知情不报的官员,死罪难逃,只是他出了崇奉皇帝的道观时,却满脸热泪,在落满金色迎春花的台阶上磕了几个头,才被大内侍卫带走了。

  但这好一阵子的混乱中作恶的人,并非就被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轻轻揭过了。南直隶下达的意思是,少、准、狠。也就是说不要大范围搜捕之前反洋浪潮中作乱的人,而是掌握证据之后只抓少量最典型的、无可辩驳的,然后公开判决、定罪、行刑。

  就是利用随大流犯罪者的心虚和侥幸,知道他们绝不会因为某几个人被推出来定罪,就胆敢跟朝廷叫板。

  还能借此威慑。

  可不是每个府县都能好好理解这一条,听说扬州府下头某个县,就一夜抓走了一百五十多个纺织厂工,引得县内惶恐大怒,县衙差点都被掀了,幸而扬州府及时派人去放人安抚,才没酿成大祸。

  在迎春花已经开过,甚至开始桃花点点的苏州府。

  旅店们在“不接待洋人”的招贴上不断贴纸换字,从不接待洋人,到不接待白人,现在又是不接待英人,不接待卖军火的英人。迟早有一天,限定范围改成“不接待有狐臭行李超过一百斤带两个奴仆的爱尔兰地区的军火商人”。

  但俞星城知道,为什么在威尔斯亲王于国会发表鼓动战争的演说后,反而有更多的各国商人涌入了大明,涌入了万国会馆,来抢占被一部分英商放弃的展台。

  毕竟战场是最好的发财地,真要是打起来了,双方拼到最后,说不定会撒钱一样购买战船、枪和飞艇。

  在小报上,完全还没有所谓战争的消息。官员之中虽然有自己的小道消息来源,但似乎京师和宫内都对此没有多大的反应和动静,一切如常,皇帝正准备新一年的春祭与孔祭,宫女内监与朝廷官员都统一订做了新的衣袍。

  本朝最擅长把和谐太平盛世维持到最后一秒,俞星城心里也没多少数,她只能做好手头的工作,但她的工作性质还是能得到不少海外来的消息。

  比如大不列颠国会似乎并没有正式同意开战,威尔斯亲王因宗教解放活动与婚姻闹剧,与国会和首相闹得很僵,显然英国境内政局是杠上了。

  但另一边,又听闻从印度来的宝石商人说起,在印度西岸与斯里兰卡附近,常有英国的战船出没,其中甚至还有外形如纯钢铁制造的“铁船”,而且听说在英国与各国召开维也纳会议,瓜分欧洲小国时,也从普鲁士买到了两艘硬骨架飞艇。

  她走过万国会馆盛开的桃花林,看向琉璃蓝瓦与红柱、玻璃构成的主馆。或许战争并不会明面上摧毁这些建筑与城市,毕竟英国想要的是殖民大明,彻底开放鸦片市场……但她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清楚被半殖民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的人。

  俞星城正迈入万国会馆西侧的办事大楼,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下楼来,对她远远拱手道:“俞司使,咱们录名册里,一直没来的那个小国,终于到了——可是、可是他们……”

  俞星城一边上楼,一边回头:“慢点说。他们申报参加万国会馆时,不都已经申报过入境人数、船只和飞艇数量了吗?”

  那吏员忍不住拔高音量:“是!连关于枪械、奴隶与鸦片审查都已经过了,没有不放人家来的理由,可、可——”

  俞星城站在二楼办事房的玻璃窗子附近,笑道:“可什么?瞧把你们吓得。”

  正说着,俞星城听到了一声似乎从云层中传来的极其悠远的汽笛巨响,甚至连她眼前的玻璃都被这巨响共鸣的不断颤抖。

  俞星城皱起眉头,朝外看去。

  天色湛蓝,白云如成团的泡沫般轻柔,而这汽笛声,就从不远处的云朵传来,云朵中忽然有金色圣光穿透,一只展翅的巨大白色天使雕像率先突破云层,手持金色苹果,紧接着便是卷破云雾的巨大汽轮与不断喷涌的热汽——

  一艘悬挂在半透明白色气囊下的城市,带着遥遥的圣歌声与汽笛声拨开云雾而来,依稀可以看到上层气囊如丝绢般的光泽,中间城市部分数座小楼、尖顶教堂甚至还有树木、雕像与滑轨,虽然规模不大,或许连半个万国会馆的占地大小都比不上,但却真真实实的漂浮着——

  而城市下部的翅羽、汽轮与叶片正不休不止的运转,无数天使的雕像环绕在城市下部的锅炉机舱外,似乎像是被天使的羽翼托起来了这座奇迹之城。

  几架小型的飞艇,正盘旋襄护着这座城市。

  云层中掉下无数的彩带与亮片,圣歌在奇迹之城上飘扬,那上头竟有市民,在围栏边冲着地面招手,终于它跨过了万国会馆的塔尖,缓缓停在了太湖边上,距离湖面十几米的地方。

  俞星城咽了一下口水:“……这个晚来的小国,它叫什么来着?”

  吏员翻开册子,递给她:“橄榄山。它就叫橄榄山之国。”

  俞星城震惊的望着那做看起来圣洁美好的浮空城市,想起来了:“我当时录名的时候查问了,是美利坚独立之后,有位狂人从东西海岸集结巫师、科学家、清教徒与预言者后,说要建立一座永不落地、俯瞰世界的国家。自那之后这群狂人消失十几年,原来真的有这样的国家存在了吗?”

  吏员既惊讶又带着一种晕眩的神往,看着那在太湖上漂浮的城市,与那城市正中央彩色镶嵌玻璃的教堂:“那为什么叫橄榄山?橄榄山又是什么?”

  俞星城半晌道:“是说圣经中耶稣登上过的那座橄榄山吗?耶稣在那里悲叹耶路撒冷,教导门徒,了解预言……”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有点事,今天更一点过渡章。

  第80章 开幕

  橄榄山停泊在太湖之上, 引来了无数人的围观与好奇。

  那汽轮不论白日黑夜都在不断旋转着,带起湖面上阵阵微风,翅羽有规律的扇动着, 而白色蒸汽更是绵绵不绝的从管道中排出,太湖湖面上多了几条小船, 都是万国会馆安排的, 以防游船画舫靠近这悬浮之城下, 被蒸汽烫伤或被风浪倾覆。

  俞星城叫来了曾经登上橄榄山进行审查的几位吏员来:“你们之前如何登上去的?人数与枪械都查了?”

  那几个吏员至今谈起橄榄山上的城市景象,还有些头晕目眩:“是,他们最早停在入海口的长兴岛上, 我们得到汇报后要去查看, 是两位驾着小飞艇的神父在上海县附近接上我们,到了橄榄山上。实际一百三十一人已核实,船上无任何枪支与刀剑, 到处都是花园与教堂,整洁, 美丽, 也很温和,他们也其乐融融的, 似乎很崇尚和平。”

  俞星城看向窗外,橄榄山上灯火通明, :“只有一百三十一人么?这样大的飞艇或者说空船,不需要工人填装煤炭么?或者说, 装多少煤炭也不够他这样没日没夜的运转着啊。”

  几个吏员相互看了几眼:“我们也问了, 那个领着我们的神父只说,这里是真正的天堂,靠着人们的信仰就能永不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