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6节(1 / 2)





  亚瑟:“……我不知道。共济会早就开始变了。”

  阿比盖尔急了:“能不能先回去再说,他受伤可不轻!而且他每一次减慢时间,都是在消耗自己的生命!”

  俞星城道:“老裘,你跟他们先回到马车上去,这些现场我来收拾。”

  裘百湖却露出心痛的神色,看向那满地冰碴:“我说着要把每个人好好都带回去的……可……”

  一众仙官俱是沉默了,差一点就能接住他的温骁,更显露出默不作声的自责。

  俞星城缓缓摘下官帽,而不远处的操练场上,更有成千上百个被黑鸦钉死在地面上的印度士兵。几位仙官都沉默的站着,也缓缓摘下了官帽,抱在手上,静静的望着。

  身后有许多躲避的印度士兵跑了回来,他们或因惊吓而跪倒在地,或不可置信的走过来,喊着什么哭泣不已。有更多的士兵屈辱、痛苦且静默的站在他们不远处,也随着他们摘下了军帽,绷紧身体站立着。

  不论是在怎样文化的国家,哪一条生命不都有自己的朋友与家人吗?

  俞星城他们离开军营的时候,那位印度将领似乎生怕大明会与印度不和,他知道印度如果得到了大明的援兵,就能在战场上更有胜算,不断道歉,且姿态恭谦的一边流泪一边低声说着请求的话。俞星城看着军营远处的一些僧侣似乎坐飞毯或牛车而来,似乎想要来治伤或者帮忙,她心里也有些难受,对那军官温声道:“我们不会怪罪,反而在我们眼里,英国人也算是我们的敌人了。”

  当他们的牛车踏上回程时,俞星城却对驾车的军官道:“把伤员送到红堡,请王后派遣医师为他们治疗,将我们这一车送往加尔各答,我要暂时回到舰船上。”

  裘百湖看了她一眼,道:“你要回去?”

  俞星城:“我有必要和燕王殿下谈一谈。如果英国能这样派共济会参战,我们能否也派遣修真者参战。而且,所谓大英帝国要这样搞屠杀,是当自己在国际上的脸面都不要了吗?”

  裘百湖:“不要冲动下就劝说燕王殿下参战。”

  俞星城目光冷静:“不,我是认清了一件事。我们必须据理力争每一点海内外的利益,因为强大的人从来不会因为足够强大而收手。他们只会在遭到弱者抵抗后,更加不择手段。”

  只是俞星城没想到,她、裘百湖与温骁回到远洋宝船上时,小燕王正拿着刚得来不久的情报,想要给他们传递消息。

  俞星城以为是大明境内出了什么事,有些着急的接过小燕王递来的信纸。

  小燕王:“是欧洲的西厂人送来的,而且在印度南部的英语报纸上,似乎也有些苗头了。”

  俞星城一看消息,懵了。

  拿破仑回来了。他在上个月月末带七百人回到法国,一路上遇见的军队几乎各个见到他便倒戈,法国皇帝在他登陆法国十天内就仓皇逃离。

  短短二十天,他旧日的大臣多半回到了他身边,拿破仑身边聚集了近三十万拥戴他的军队。

  他正式宣布,让欧洲各国为之颤抖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复辟。

  作者有话要说:  在这个时间线里,拿破仑的复辟不会失败。

  关于滑铁卢战役时的一点必然的偶然。大家可以看一下《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滑铁卢的一分钟]这一章。很有意思。

  第101章 命运

  在船舱二层的小隔间内, 就一张桌子两个小凳,舷窗泻下一片白光,俞星城背对着窗子, 将信纸举在白光中细细看。

  小燕王帮她往瓷杯中添了些热茶,俞星城好一会儿才放下信纸。

  小燕王:“我知道拿破仑此人, 也知道他曾在过去十几年间在欧洲大地上, 几乎未有敌手, 直到进攻沙俄国。可他这次复辟真的能长久吗?”

  俞星城:“也不是未有敌手,在英法海战中他就惨败过,大陆属于他, 但海洋还是属于大英。至于这次复辟……我也无法推断。法国与他的敌人势均力敌, 他们的输赢并不是可以推断的必然,有时候,就是一场战争, 一个夜晚,一个念头, 都可能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历史上, 拿破仑复辟的百日王朝的结局被滑铁卢战役划定,而滑铁卢战役的失败被拿破仑手下一位保守平庸的将领所决定。

  那个将领决定坚持计划而不去支援三小时路程外奋战的军队, 导致那不远处奋战的拿破仑最后惨败,命运之线失之毫厘。

  俞星城总是想, 该如何看待历史上大大小小的事件。

  纵观历史,一切都那么必然又那么偶然。

  拿破仑复辟前失去了大量能打胜仗的老兵, 导致他不得不用一个勇敢却愚钝的将领, 而这个结局似乎在他复辟之前就早早写好了结局,这个平庸之辈不过是做出了他必然会做出的决定,不过是踏上命运早就写好的台阶。他既是历史的罪人, 也是历史的傀儡。

  可在历史上,拿破仑在被贬后不到一年迅速反扑,而这个世界,拿破仑被贬的时间,至少是在俞星城离家考取功名之前,到目前至少一年半了。多的这一点时间是不是会有什么不同?而且英国也在英印战争中不顺利,奥斯曼与沙俄国又要爆发战争,这已经和历史有诸多不同,会不会给拿破仑的复辟带来变数与转机?

  定睛去看伟人们的人生履历,亚历山大,凯撒,嬴政,拿破仑,列宁。命运女神既是随机也是公平的,在未来即将把玩世界游戏的伟人们的年轻时,在他们痛苦挣扎的蹒跚起步时,命运之线第一次经过经过他们身边,就像是经过无数曾忽视她的平庸之辈身边一样。

  迅速,无声,且令人恐惧,毫无退路。

  但这些英豪却能在黑暗中抬头,如疯子一般紧紧抓住。这第一把抓住,就像是拽住了命运女神的丝带,便能一次次将这个捉摸不定的女神留在自己身边,一路占领命运的高地,仿佛一切都为他铺好红毯。直到他再一次失手,所有他拥有的都不在属于他,女神对他们施以粉身碎骨的惩罚与报复。

  拉克希米不也算是目前抓住命运之线的人之一吗?

  而或许这交织在世界游戏之间的命运之线,现在也在从俞星城身边擦身而过,她道:“我认为他们派遣共济会成员来加入印英战争,就是因为他们着急了。英国对于拿破仑复辟的消息,应该得到的更早更详实,这才让他们做出如此决定。如果英国要再次组建反法同盟与法国开战,他们可不会想要在相隔这么远的两个地方同时开战。而且印度的大批工厂也是支撑英国军队与民生的一大支柱。”

  小燕王:“我看了你发来的四五封公文,写的都很详实,但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觉得我们应该支持印度。这个国家有太多漏洞,太多问题,太多烂摊子。”

  俞星城:“纵观中原历史,建立的长命王朝,也大多在王朝伊始时有一大堆问题与沉疴。我觉得他们能打胜仗的原因有三,一是拉克希米本人是个清醒的枭雄,她知道如何面对如此多漏洞,而去正视自己的优势,她既不把自己当贵族,也不把自己当平民起义者,而把自己放在更高远的位置上。”

  她喝了一口茶,轻声道:“二,我认为她想要建立民族国家,强化民族与国家的联系,这将会是未来的趋势——也是一大凝聚力。就像是拿破仑能带领法国如此强大,就是因为他强化了法国人民与这个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而有时候民族意识是可以跨越宗教、人种的,只归根于认同感。我觉得她有凝聚认同感的能力。”

  小燕王手指敲了敲桌面:“那你认为他一定能赢?”

  俞星城:“不,是我们必须要让她赢。我们如果想要修建红海到地中海的运河,就必须要提防英国和法国对这条运河的虎视眈眈。英国是真正的海上霸主,法国是曾经占领埃及百年的强国。如果我们在运河修建完成之间,大幅削减英国在印度洋的实力,我们就不必担心运河修建过程中,身后的印度洋会出现大量英国舰队。而且,印度如果能击退英国人,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成立,两万万百姓,会需要多少丝绸棉布,会渴求多少铁路汽船,这些订单自然应该由支持过战争的大明包揽。”

  小燕王懂了她的意思,如果印度独立,对大明来说既是局势逆转,也是商机无限。可事情不能总往好的方面想,小燕王道:“如果英国舰队比我们强大的多,我们这些人和船只都要折在印度洋。毕竟我们的船上还有很多文官,还承载了很多远洋的货物,一旦我们遭到强烈反击,有可能会无法远航,会丧失大半船只,甚至我们很有可能会死。”

  俞星城表情很冷静:“对。而且这个可能性并不低,就算幸运,我们也可能会折损几十艘大小船只。英国船队的强大,您作为塞利姆亲王的儿子,必定比我更清楚。”

  小燕王似乎意识到,俞星城就在为他挑明命运之线的位置,就看他是否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去抓住它了。小燕王指尖有些颤抖:“如果印度战败,我们必定会跟英国结仇,下一步英国船只绝对会进攻大明南海……”

  俞星城:“是,但或许就算我们不帮助印度,单凭着我们的富庶,凭着我们的茶叶、丝绸与劳力,就一样会成为英国下一个侵略对象。这个跨越所有大洋的强国,不论如何都不会放过我们的。或许印度的命运,就是我们未来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