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世婚/被迫嫁给首辅后第63节(2 / 2)


  “我家二爷腊月过世,现未满一年,宁氏却堂而皇之回家,意图再嫁,敢问老太师在天之灵,看得下去吗!”

  那壮汉声泪俱下,字字珠玑,惹来围观百姓好一番同情。

  管家见形势越发不利,一面着人去禀报主子,一面召集下人试图将郑家人给围住,将其与百姓隔绝开,

  一侍卫悄悄奔上台阶与管家禀道,

  “程管家,事情不妙,郑家是打外城门进,一路敲锣打鼓过来的,今日这事已经传遍了京城,若是赶走,事情越发不可收拾。”

  管家脸色一青,气得后槽牙都要磨碎,

  “好他个郑家,竟然出尔反尔!”

  宁家也并非没有聪明人,掌家的大夫人晓得让郑家闹下去,只会添人笑柄,很快遣了面善的管事出来,

  “天可怜见,这是一场误会,郑家的姻亲们,快些进来坐,有什么事好好说。”

  “原先咱们派去接姑奶奶的爷也分说的明白,两厢都商量好了,你们何故在此吵吵闹闹,倒是有失荥阳郑氏的风范。”

  不愧是大夫人身边的管事嬷嬷,三言两语将不是推到了郑家这头。

  郑家人岂肯领受,亦有一面相凶悍的高个婆子从人群中列出,

  “哟,偌大的宁家,也兴空口白牙诬陷人吗?我们郑家家风持重,故而一而再再而三容忍你们家姑奶奶,什么商量好了?我们郑家要求你们家姑奶奶守丧一年,这一点自始至终不曾变过,你们七姑奶奶提前回府是何道理?”

  那嬷嬷气得冒烟,暗中明明许了郑家好处,郑家也答应了,眼下却不认账,事出反常必有妖,只是无论如何,守丧乃世间人伦,再论下去也是宁家吃亏,故而嬷嬷只得打碎牙齿和血吞,重新浮现笑容,

  “行了,嬷嬷也不必在这嚷嚷,我们家主子在厅堂等候,嬷嬷进去说话吧,不过只消记得,我们宁家从来都是最重规矩的,这里头必是个误会。”

  管事嬷嬷扫了一眼四五十来郑家人,全部请进去怕是得恶心死七姑奶奶,尤其那尊人偶瞧着令人犯怵,便道,

  “还请小少爷与管事的入内说话,其余人便去后罩房歇着吧。”

  那婆子自然看出宁家的打算,指了指那衣冠人偶,

  “前些日子我们给二爷做九九八十一天的法事,天降大雨,雷劈了原先二奶奶与二爷住的院子,道人说是二爷显灵,还惦记着咱们二奶奶,嬷嬷,烦请进去通报一声,就说二爷想见你们姑奶奶一面。”

  那嬷嬷气得面庞都给扭曲了,恨道,

  “你们何苦咄咄逼人,本是姻亲世家,即便姑奶奶回来了,时时刻刻都念着你们郑家的好,你们却豁下脸面来这里闹,真真伤了情分,也伤了体面。”

  她话音一落,却见郑家人在面前哭天抢地,将她的嗓音给盖过去,那嬷嬷险些气晕,跺着脚进去禀报。

  两厢僵持,最后是当朝户部侍郎宁大老爷闻讯急急赶了过来,他毕竟久经官场,一身官威赫赫,断喝一声,便喝住了郑家人,大老爷冷眼一扫,也知事情不妙,最后一锤定音,

  “我们家老太君刚办大寿,你们郑家却要将葬事闹去屋内,这是想逼死我母亲么,也不怕天打雷劈?”

  “来个说的上话的进厅堂,其余人一边候着。”

  宁家下人赶忙将府上一些闲置的帘帐锦棚给架起,将郑家那些穿麻戴孝的下人与人偶给请去锦棚里坐着,隔绝了外人的视线,宁家侍卫再一轰赶,看热闹的人也退去了。

  郑家除了那位小少爷,也就是郑二爷的庶子,只来了年轻的媳妇与三位管事。

  大夫人与大老爷端坐在厅内,看着那孤儿弱女并三个上不了台面的仆妇,鼻子都给气歪了。

  郑家要议事也不至于弄这么些人来打发宁家,可见是故意找茬。

  以大老爷对郑家的了解,郑家还没这个胆子来对付宁家,这背后必定有猫腻。

  大老爷脸色暗青,压根不屑于开口,只朝大夫人使个眼色,示意她做主。

  大夫人便看向那年轻的少妇,郑家方才已介绍过,这少妇正是郑二爷的弟媳,

  “三少夫人,郑家是何意,不妨直说,咱们原先都是商议好的,如今你们来闹这一出,实在是叫人寒心。”

  大夫人拢着衣袖喝茶,眼神又冷又淡,还带着一股子嫌弃。

  那三少奶奶却不是个厉害的,柔柔弱弱,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她怀里抱着那个小男孩,呐声回道,

  “大夫人,我也只是个传话的,来之前,族长交待过,必须亲自见到二嫂,有些话要当面告诉她。”

  大夫人将茶盏往桌案一搁,发出清脆的锐响,

  “宁家是我掌家,有什么事与我说便罢。”

  郑三奶奶笑笑不做声。

  大夫人脸色一黑,夫妇二人相视一眼,才意识到棘手之处。

  郑家压根不想好好商议,故而只遣了个不顶事的少夫人过来,也就是说他们一拳打在棉花上,为了息事宁人,反而不得不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郑家何时有了这么高明的人。

  宁氏夫妇无声对了个眼色,最终大老爷朝仆妇使眼神,示意她去请宁英。

  宁英自然已知晓此事,她本在老太太屋里陪着老母说话,骤然听到这么一出,怒火交加,那张一贯喜怒不形于色的脸,如同一面镜子般瞬间便破碎了,老太君更是当场给呕了一口血,老太君上了年纪,不如年轻时能干,也不像谢老太君那般日日摸摸牌,久而久之,神色呆滞,腿脚也不如往先灵便,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主意来。

  宁家重规矩没错,上百年流传下来的家规成了强加在宁家人身上的禁锢,屋子里媳妇们都谨小慎微,不像谢家几个媳妇日日凑在老太太那里打牌,大家都规规矩矩的,束人束己。

  些许被禁锢得狠了,私下反而闹出不少骇人听闻的事。

  老太君一吐血,屋子里人仰马翻,宁英从未如此憋屈过,呕着一团火似的,再也没了往日的淡定,提着裙摆往外去。

  丫鬟扶着她,在她耳侧絮絮叨叨,“听刘嬷嬷说,那郑家人还抬来郑二爷的人偶,穿着二爷身前的官服,瞧着可瘆人了,姑娘,离开前您不是已打点好了郑家吗,怎么突然闹得这么狠!”

  宁英怒过之后,脚步缓了下来,她扶着游廊的美人靠,望了望苍蓝的天,那里一排大雁缓缓南飞,她的心也跟着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