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94章 举步维艰(2 / 2)


只是,这些坦克其实全都是诱饵,准确说是佯攻。

在印军组织起来,准备打装甲战的时候,巴基斯坦陆军的主力才登场,十多架AH-1Z武装直升机。

这是战争爆发之后,巴基斯坦陆军航空兵第一次出动。

数量不多,不过足够打垮正面的印军装甲部队。

紧接着,巴基斯坦陆军的地面反击部队,也就是数十个搭乘全地形车作战的反坦克小组投入战斗。

这些反坦克小组,有6名步兵组成,其中2名是射手,2名副射手与2名指挥员。

作战方式也非常简单,搭乘全地形车,前往印军进攻的地区,然后使用小型无人侦察机寻找目标,也就是印军的坦克与装甲车,然后用携带的反坦克导弹发起攻击,在完成攻击之后立即撤离。

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让印军束手无策。

关键是,太过灵活。

在发射导弹之后,反坦克小组能够在2分钟内撤离,并且在5分钟之后搭乘全地形车行驶到数百米之外。

当然,在发射导弹之前,这些反坦克小组都隐蔽得非常巧妙。

结果就是,印军往往在遭到偷袭之后才反应过来,而等到印军开始反击,也就是呼叫炮火支援的时候,反坦克小组已经撤离。

更要命的是,这些反坦克小组往往都在距离战线3到5千米的地方活动。

这个距离,足够他们用重型反坦克导弹猎杀印军的坦克与步兵战车,而印军却很难进行反击。

为啥?

坦克炮与机关炮的射程也就几千米,而支援火炮在后方,需要前线部队引导,呼叫与指挥跑后打击都需要时间。

其实,关键不是反坦克导弹,而是全地形车。

这种由华夏生产的8轮全地形车,理论上最多能够搭载一个班的10名步兵,而在只搭载6名士兵的情况下,空出来的地方能够放置好几具反坦克导弹发射器,让反坦克小组携带足够多的导弹。

当然,包括重型反坦克导弹。

要知道,在以往,反坦克小组携带的一般都是轻型反坦克导弹,有的时候甚至得用火箭筒作战。

为啥?

步兵的携带能力有限。

如果由步兵携带,那么反坦克导弹的质量就不能太大,必须控制在20千克以内,最好能够控制在15千克以内。

重型反坦克导弹的话,得拆开了,又几名步兵分别携带。

显然,这就极大的限制了反坦克小组的作战能力。

同样是6人,以往最多也就只能携带一具发射器,以及2枚备用导弹。

在有了全地形车之后,6人的反坦克小组能够携带2到3具发射器,以及10枚以上的备用导弹。

此外,全地形车赋予了反坦克小组极强的战场机动能力。

只是靠两条腿,步兵的速度根本就快不起来。

有了全地形车,反坦克小组的野外机动速度能达到每小时数十千米,而且能够去很多步兵根本就去不了的地方。

可以说,在防御作战中,这些全地形车的价值丝毫不在主战坦克之下。

其实,这也是巴基斯坦陆军没有大批量采购“哈立德2”的关键所在,即防御作战对主战坦克的需求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