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二章 落幕(2 / 2)


唐宋用一句意味莫名的话结束了自己的陈述。

然而,唐宋的话落到旁人眼里却涌起了不同的思绪。

“唐宋你是说,张士贤的考卷就是这种秘方给制作出来的?”这是皇帝的思量。

“考卷居然是假的?”这是冯绍卿的第一念头。

无论唐宋的话多么玄妙,多少人不愿意相信他的话,可是唐宋手里那张古旧的纸片活生生的证明这类人确实存在!

这个结论让人心凉如冰原来一直以为可靠的白纸黑字原来一样是可以造假的!

一时间,很多官员巴不得早点退朝,干什么去?

赶紧回府看看找人鉴定自己收藏的那些字画是不是被人加工过的,世间居然还有如此可怕的事情!

唐宋没有字画,所以没有这类的操心,他看看众人沉默不语,突然请求皇帝一件事,“陛下,其实要证明李白的才能还有一个方法,当场检验就可以!”

“哦?”皇帝本也是好学多才之人,一听此话兴趣盎然,“什么办法如此有效?”

唐宋答道,“现场作诗!”

“哦?现场作诗?”皇帝当下拍板道,“准了!”

“李白,你有问题吗?”唐宋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之后,这才询问当事人。

李白不傻,他知道唐宋之所以搞突然袭击是为了让自己的实力堵住所有人的嘴,所以,对于唐宋的冒然,李白不但没有丝毫不满,反倒是心头充满感激。

诗赋本是李白的强项,平日里就是出口成诗,如今这等紧要关头,更是不怯场了。

看到李白点头答应,皇帝就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不换题目了,还是写景吧!”

“是!”李白应了下来。

李白的态度不像是开玩笑,而且这等关头也容不得他开玩笑,如果做出来了,不但可以规避嫌疑,还能给皇帝一个好印象,以后飞黄腾达也是不远了。

可是如果没有作出来,抄袭的嫌疑虽然已经被唐宋打消,但留给皇帝的印象可就差很多了,以后的仕途定然是曲折许多。

所有人把目光对准了年轻的李白!

好个李白,如此紧张时刻,他临危不惧,气定神闲,气不喘、面不改色、心不跳!

迈开方步只七步,李白已经念了出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静!

冬夜深山谷底处,九霄云外天上天!

能让大殿如此安静的,无疑就是诗里那回肠荡气之感,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

事情的结局好像不用说了,李白是清白的,唐宋是尽忠尽责的,冯绍卿是胡说八道的!

看着冯绍卿满脸死灰的惨淡模样,皇帝都不忍心说什么重话了,冯绍卿为人倒也正直,就是脾气太倔,典型的一根筋,加上疾恶如仇的优良品德,所以才会一直追着唐不放了!

“冯爱卿,此事定然有蹊跷,你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皇帝这算是给冯绍卿一个台阶下。

“是,陛下!”冯绍卿的回答已然有气无力。

“殿试明日举行!李白等人不得延误!”

“是!”

吩咐完这些事,皇帝终于给了唐宋一个小小的奖励

“唐宋,明察秋毫、办差有力,破例升为太学院知事!”请持续关注我们,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站www.ken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