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9节(1 / 2)





  蒙让的探子也从燮国打探出了些许线索,知道邢慕铮重病虚弱一事,又得知邢慕铮秘密前往通州一事,急忙召集了刺杀队伍,打算借这个天赐良机除掉他的心腹大患。蒙让心想,只要邢慕铮死了,燮国几乎就能变成他的囊中之物。

  徐猛在睡梦中被惊醒,他的传令兵跑进帐中,急急与他说道:“徐将军,有西犁刺客!”

  徐猛立即穿上甲胄抓了武器跑出帐外,只许多帐子烧了起来,一群黑衣人挥舞着奇怪的带刺勾的短刀,刀刀致命,见血封喉。徐猛拔出长刀迎战,同时见邢慕铮的帐篷外黑衣人最多,并且透过火光可见里头正在激战。

  徐猛瞬间的心思瞬间千回百转,他既想让邢慕铮死在此处,又怕他死后无人对抗西犁军。到底还不到他死的时候,徐猛带着人,冲进邢慕铮帐中,“邢御使,我来救你!”

  第三百三十四章

  徐猛冲进邢慕铮的帐篷,只见三个刺客围攻邢慕铮一人,邢慕铮连甲胄也不及穿,握着剑左躲右闪,徐猛瞧他果然有病重之象,心道这回救了邢慕铮还能得个人情,便大刀一挥,杀进重围里。李清泉与徐猛的亲信副官何谈在帐篷口,他们无法闯进去,只能为他们守着门。三个刺客与两人缠斗几招,邢慕铮以防为主,徐猛想杀人来着,但三个刺客都不是省油的灯,徐猛躲过暗器,退了两步,与邢慕铮背靠背,“邢兄,你没事罢?”

  邢慕铮咳了两声,“我没事。”

  徐猛格开一个杀手,“那就好,你且歇着,这些人我来解决!”

  “如此……甚好。”邢慕铮猛咳两声,一名刺客手腕一转,踮脚飞身直直朝邢慕铮砍来,邢慕铮后爱退一步,徐猛头脑一热,上前迎击,他正要举刀相抗,忽而全身一麻,那刺客的刀直直刺入他的心肺。

  徐猛瞪大眼睛,他口中吐出鲜血,不可思议地扭头。他的脸上溅上热血,眼前一片血肉,是那刺客带钩的刀带出的他的血肉。

  “邢……慕……铮!”徐猛直直倒在地下,双目瞪得老圆,竟是死不瞑目。

  “将军!”徐猛的亲信兵何谈也在帐篷里,他一转头就见自家将军直挺挺地栽了下去,他大叫一声,红了眼冲过来,一个刺客反手就要置他于死地,就在大刀即将挨上何谈脖子之时,邢慕铮上前一步挑开了刀,对他喝道:“赶紧背徐将军去找大夫!”

  何谈顾不得其他,连忙背了徐猛,李清泉为他开路,让他顺利出了帐篷。

  虽然杀了燮国主帅,那杀徐猛的刺客并未欣喜,反而直觉哪儿不对劲,但他想不了太多,任务的第一目标还活在眼前,他必须杀了邢慕铮,不死不归。

  “外头有多少人?”

  “不足五十人。”李清泉闪到邢慕铮的面前,“爷,可是要人出来?”

  什么人?三名刺客警惕交换一个眼神。

  “几十杀手不足为患。”邢慕铮使了个眼色,李清泉会意,他破开帐篷,护着邢慕铮出去,一刺客飞身冲来,其余两个刺客没能看清邢慕铮的动作,只见眼前刀光剑影,再一定睛,冲上前的同伴已经死在地上。

  李清泉大喊:“来人,保护邢大人!”

  邢慕铮这回带的五百士兵皆是徐猛精挑细选的精兵,他们原就护在邢慕铮的帐篷周围,一听连忙赶来在邢慕铮身边围成一个圆,李清泉与另一将士在邢慕铮身侧,邢慕铮将剑插于地中,看似如倚拐杖,实则稳如苍松。

  刺杀在于快准奇,倘若一击不中,就很难再得手。并且这里毕竟是燮国领地,蒙让也不敢让更多人乔装打扮过来暗杀,因而只派了三十六人过来。这三十六人都立了军令状,不死不归。他们眼见邢慕铮被层层护卫,惟有拼尽全身力气,然后,慷慨赴死。

  待最后一个刺客倒下,邢慕铮身形一晃,李清泉连忙扶住他,叫了一声:“大人!”

  邢慕铮摆手道:“不必管我,快去看徐将军!”

  待李清泉搀扶着邢慕铮到了医官的帐篷外,已经听见何谈的哭声。

  徐猛死了,如邢慕铮预料。

  邢慕铮原还不想让徐猛这样早死,叫他死在战场上更加顺理成章,可惜这徐猛已被永泰帝废了,身为一军统帅,畏手畏脚胆小多疑,让他领军只能叫更多将士无辜牺牲。因此邢慕铮出了此策,他知道若放出风声,蒙让定不会错过良机,依他的做为,定是派刺客而来。邢慕铮正是利用了敌帅的心思,借他的刀杀了徐猛。

  第三百三十五章

  邢慕铮当即下令折返鹏州,为徐猛下葬。

  钱娇娘见丈夫全须全尾的回来,放下了心。邢慕铮虽说已提防着蒙让,并且还有亲兵暗卫跟随,他必无危险,但钱娇娘还是悬着心。见他回来了,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自然,她也很乐意听见徐猛“舍己救人”的死讯。

  邢慕铮写了一封折子给永泰帝,也让何谈写信给徐府报丧。奏折还在路上,援军已到了鹏州。领军的将领名为许翼昭,正是邢慕铮当年大军左军将领,此人骁勇善战,可独挡一面。当年封赏之时,许翼昭受封左将军,镇守嘉南关。此回他正好回永安换防,便领了旨带了十万燮军前来。

  永泰帝接到噩耗时如丧考妣。他着实没有料到邢慕铮才去了不多久,徐猛就死了!并且听得自己在徐国公府的暗探来禀,那徐猛竟是真是自个儿死的,还是自告奋勇救邢慕铮而死的!真真是个蠢材!

  徐猛之死在朝中揭起了不小的波浪,但当务之急是给边境大军一个新主帅,否则群龙无首,如同散沙。只是说急大臣也并非火烧眉毛,前兵马大元帅就在鹏州坐镇,那徐将军护邢侯而死,不就表明他自己也认为邢侯于他更重?

  永泰帝最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他越不想让邢慕铮坐上大元帅一位,这事就越来得快。只是将领易得,主帅难求,徐猛德不配位,平白折损几万人马,他若再寻个无将帅之才的人去,恐怕众臣的奏折就要像雪花似的堆满他的御案了。

  如今勉强能与邢慕铮抗衡之人惟有洪泰,可永泰帝更怕放洪泰去了,如虎添翼,自己更加危险。

  他辗转一夜,于朝堂提出邢慕铮身子不适,可暂代主帅一位。众臣皆默默无语。

  主帅便是主帅,这暂代二字是何用意?莫不是想等着人拖着病体打了胜仗,再随便找个人挂帅,将邢侯的功劳都抢了去?这样的小家子气,防臣子如防贼,岂不叫人心凉?

  杭致头一个站出来据理力争,众臣子齐齐附和,永泰帝不得不去了暂代二字,发旨让邢慕铮接任帅印兵符。

  邢慕铮接到圣旨时,几不可闻地松了口气。他与钱娇娘道:“我怕皇帝让洪哥过来。”

  “为何?”钱娇娘问。

  邢慕铮道:“洪哥忠肝义胆,最忠燮朝皇室,他若过来为帅,我就为难了。”钱娇娘皱眉,“你与他那样好,他不能理解你的苦楚么?”邢慕铮摇头,“人各有志,洪哥忠君已入骨髓。”“便是那人是昏君,暴君,他也忠?”

  邢慕铮无奈笑笑。

  钱娇娘沉默片刻,心里想怕是总有一战,但她看了看邢慕铮,没说话。

  邢慕铮的帅印接得十分顺利,没人会质疑大燮战神,更何况将领们多为邢慕铮旧部,自是知道他的厉害。因此便是邢慕铮现下病重无法上前线,将士们的士气也都大振了。